不办离职用人单位也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发放工资的,但是如果擅自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那么用人单位是有权要求劳动者进行赔偿的。
如果劳动者擅自离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损失要求劳动者赔偿的,双方可以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那么是可以向法院起诉处理的。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如果想要起诉的,一般是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的内容一般包括:原被告双方的详细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将起诉状提交至法院之后,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时足额给劳动者发放工资的,那么劳动者是可以先与其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那么是可以先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的,或者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的。
劳动监察大队是隶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事业单位,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权委托的指导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行政职能和负责劳动保障监察经办工作。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申请劳动仲裁一般是需要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申请的。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的内容应该包括: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2.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3.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5.致送单位名称。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八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024-06-11 11:33
离职可不是小事一桩,得按照规矩来。员工离职时,得把该办的手续都办完,比如交接工作、清理档案这些,不能马虎。要是员工没办完手续就走了,公司也不能随便把他的工资全扣了,这是保障员工权益的基本原则。
不过,要是员工因为自己的原因没办手续,导致公司亏了钱,那公司也不能吃哑巴亏。公司可以依据劳动合同的相关约定,让他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这个赔偿可以从工资里扣,但得有个度,不能乱扣一气,得合理合法,符合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2024-05-27 10:34
在未履行离职程序的情况下直接离去,员工所在的企业仍然有义务支付其当月基本薪资。
然而,如果该劳动者在未经允许和授权的情况下自行脱离工作岗位,且其行为构成了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劳动合同的严重违反,给用人单位带来了经济上或其他方面的实际损失,那么此情况应由该劳动者负全责并承担相应的赔偿义务。
在这种状况下,由于劳动者未能提供有效的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可能无法成功办理社保转移等相关事宜。
因此,劳动者必须及时返回原工作单位,完成离职手续的办理。
2022-08-08 15:25
2024-06-12 16:31
离职手续不办直接走人的,会造成以下后果:1、如果是普通员工且处于试用期内自离,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招聘费用;2、如果是正式员工自离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经济损失;3、自离就没有离职证明,还会影响社保手续转移,影响入职新单位。
2022-08-10 09:28
辞职不批自离,在一般情况下是有工资的,但也分不同的情况。如果劳动者是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而解除劳动合同,即使用人单位没有批准,劳动者自行离职也是受法律保护的,这样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工资是不会受影响的。但如果劳动者没有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而提前离职,若为用人单位带来损失,则用人单位有权要求劳动者依法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