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 民法典944条规定 00'51''

    民法典944条规定

    《民法典》第944条是关于业主支付物业费的义务。具体规定为: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约定和有关规定提供服务的,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者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 业主违反约定逾期不支付物业费的,物业服务人可以催告其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合理期限届满仍不支付的,物业服务人可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2021.12.29
  • 宪法关系的主体包含什么 01'09''

    宪法关系的主体包含什么

    宪法关系主体是依据宪法规范直接参与宪政活动的政治实践主体,是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的直接承担者和直接行使者纵观世界各国的宪法规范,权利义务承担者的范围十分广泛,公民、外国人、法人、国家、民族、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都在某个或某几个领域享受权利、承担义务。但宪法关系的基本主体则是公民与国家,由于宪法规范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因而通过宪法规范承担宪法权利和宪法义务的主体众多在宪法关系中,公民一国家关系也派生出其他各种宪法关系和其他各种宪法关系主体这些派生出的主体主要是指国家机关、民族、政党和利益集团等。

    2021.12.29
  • 民法的概念 00'44''

    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即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021.12.29
  • 民法的调整对象 00'47''

    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的调整对象是指,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另外,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2021.12.29
  • 宪法第六十七条第九项 01'44''

    宪法第六十七条第九项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四)解释法律(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六)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八)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九)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2021.12.29
  • 民初是什么案件 00'47''

    民初是什么案件

    民初案件指的是民事一审案件。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初审案件也就是一审案件。民事案件在经过一审后作出的判决书,当事人在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