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主要有: 1、含义不同:三方协议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它的效力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正式终止。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签订的主体不同:三方协议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等三方面,三方相互关联但彼此独立;而劳动合同是双方合同,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签订。 3、主体身份不同: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时仍然是学生身份,但是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是劳动者身份。 4、有效期限不同:三方协议的有效期为自签约日起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之日。而劳动合同的有效期根据双方的约定为准。
毕业生入职没有三方协议有什么影响要根据自己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三方协议违约的,如果三方协议是依法订立的,并且协议中约定了违约责任的,则按协议的约定担责;如果未约定的,违约方可能需承担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复印的三方协议能用。一般来说,经双方核对认可,并有双方进行说明并签章的合同复印件可以认定为和原件具有同等效力。所以,复印的三方协议是可以用的。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简称“毕业生三方协议”,是由国家教育部或者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发放的表格,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社会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因此,三方协议的法律约束力是非常强的,是不得随意涂改和任意删除其中内容的。否则,该毕业生的行为是违规行为,不仅协议无效,而且将受到追究乃至处分。
三方代表你公司,银行,还有税务局。签定那三方协议,就是你公司委托开户银行使用网上申报上缴款,即你公司负责网上申报,银行负责转款到税务局的一份协议。 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三方协议一旦签署,就意味着大学生第一份工作就基本确定,因此,应届毕业生要特别注意签约事项。高校就业办一位老师说,大学生签三方协议前,要认真查看用人单位的隶属,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权。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则需要经过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审批才能招收职工,协议书上要签署他们的意见才能有效。应届毕业生还要对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门的特殊规定有所了解。
一、到签订三方协议的单位报到,签订劳动合同以后辞职,劳动者有自由择业的权力,用人单位不答复的一个月后视为有效,然后办理失业证,然后到你想去的单位再就业。 二、毕业生违约,除本人应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外,往往还会造成其他不良的后果。
有影响,但可以改正。 三方协议中有错误内容的,应该及时向协议所有当事人提出,并要求对协议进行更正。更正的方法为: 1、直接在原协议上进行修改,并由三方共同在修改处签名或盖章。 2、可以由三方另外签订补充协议进行更正。 三方协议书只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之间签订的就业意向,不是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对劳动关系没有约束力,只有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并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意向变为现实之后,毕业生才能和用人单位形成正式的劳动关
三方协议违约金1万元违法。国家规定最高违约金是5000元。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三方协议隶属部门即该单位的上级单位、用人单位的隶属部门,如省属、市属、部委直属或属于其他总公司,没有可以不填。就业协议书又称为三方协议,其中的三方分别是指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所在学校。就业协议书即是为了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所在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所签定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