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时即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
根据《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书面劳动合同的作用: 1.劳动合同是企业劳动管理的有效手段。 2.劳动合同是市场调节劳动力的重要方法。 3.劳动合同是实现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重要方式。 4.劳动合同是国家宏观调控劳动力的有力工具。 5.劳动合同是公民实现劳动权的重要保障。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
书面劳动合同合法的解除方式有三种:法定解除、约定解除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招用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合法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除非全日制用工外,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书面合同和口头合同都是合同的合法形式,但在劳动用工领域,鉴于劳动者的相对弱势地位,如果认可口头协议合同将严重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造成劳动者举证困难。因此《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罗浩律师建议:用人单位应树立一个意识,那就是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并不可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是保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有利依据。即使用人单位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仍然可以通过主张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没有签书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不签合同补偿如下:用人单位用工满一个月未签合同的,应当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