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去世员工家属领取的钱叫抚恤金,不叫补偿金。 事业单位员工去世,其配偶或子女可以领取抚恤金,抚恤金的标准分三个档次: (一)因病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为本人20个月基本工资; (二)因公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为本人40个月的基本工资; (三)荣获烈士称号的,一次性抚恤金为本人80个月的基本工资。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工
事业单位工人退休年龄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公务员男性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应办理退休手续; (2)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应办理退休手续; (3)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勤人员,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的应办理退休手续。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职工退休年龄男性均为60岁退休;女性干部为55岁退休,工人为50岁退休。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2014年10月1日起执行,根据《决定》,机关事业单位所有在职人员,实施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办法。
根据我国国务院推出的法定年龄退休人员处理办法这个规定,男性职工满60周岁,女性职工满50周岁,并且工龄满十年的,可以向单位申请提前退休。 又同时还出台了老弱病残干部暂行处理办法,规定男性干部年满55周岁,女性干部年满40周岁,工龄10年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休息休假的规定不适用事业单位人员,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公务员和纳入公务员编制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并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围,劳动法中关于休息休假的规定并不适用这一类人员。 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事假并无国家规定,由各省自行制定相应管理办法。
除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依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发[1982]59号)对职工进行处理的一种方式: 而根据《劳动人事部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中几个问题的解答》(劳人干[1982]160号)的规定,国家行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不执行《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人社部、财政部已发2018年18号文件,按照5%左右的总体水平,为2017年12月底前退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并从2018年1月起补发。 最早的上海市上调养老金已于5月18日发放到位。其他各省也已制定实施细则,并于5月底前报人社部、财政部审批。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
可以带上单位的证件去主管税务局办理备案登记,给你开通网报后,你就可以上网申报了。个人所得税网上申报进行缴费的流程如下: (1)打开税局的网站,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 (2)点击申报缴纳的位置,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位置。 然后个人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填写数据,点击申报,进行缴纳税款即可完成整个缴费。
各地事业单位的岗位津贴标准是不同的: 津贴标准是指某项津贴在单位时间内应支付的金额。它的确定由两种方式: 一是按照雇员基本工资的一定百分比计算; 二是按照绝对数额计算。第一种方式比较少见,大多数是按绝对数额计算。津贴标准在确定时考虑的因素包括:工资标准,劳动特殊性。 因此,需要通过一些相关部门的技术测定,例如,医疗单位、职业病防治部门等对职业病的发病率和治愈率;
从2011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新规定及涉及事业单位如下: 第1、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将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各类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 第2、调整扩大了工伤认定范围:将认定范围从原来的上下班途中机动车事故伤害调整扩大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和火车事故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