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从事非营利性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的各种组织。包括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闻出版等事业的单位。它们与企业法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只
事业单位一般是由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公益性质的机构,但不属于政府机构,其人员与公务员性质也是不同的。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大体可以分为全额拨款、参公复(即参照公务
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这种情况一般是指特殊岗位的公务员,由于其岗位特殊的工作条件,为保护其健康,国家允许其提前退休。
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的正、副县处级及相应职务层次的女干部,事业单位中担任党务、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当于正、副处级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年满六十周岁退休。
1、请销假是指因公或因私离岗外出,不能正常在岗工作的,必须按规定程序履行请假和销假手续。 2、审批程序。离岗外出或不能正常在岗工作半天以上的,均须履行请假手续。
事业单位在职不在岗应按照国家公务员和参(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中的工作人员(不含工勤人员),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予以辞退。事业单位在职不在岗的情况分别为(1)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的人员;(2)经单位同意离岗未上班人员;(3)停薪留职人员;(4)不符合有关规定参加脱产学习的人员;(5)因伤残或长期病假不能正常上班的人员;(6)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机关、事业单位跨区域、跨部门被借用人员;(7)其它情形不在岗的人员。
《事业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是为严肃事业单位纪律,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为,保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制定的。根据该规定,处分的种类为: (一)警告; (二)记过; (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 (四)开除。 其中,撤职处分适用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受处分的期间为: (一)警告,6个月; (二)记过,12个月; (三)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根据我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事业单位提拔副科级未满一年,尚在试用期内。根据《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试用期内的领导干部一般不做交流。党政机关领导如此,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也是一样的。试用期内享受相应的待遇,如果在试用期间发生重大失误或者犯有严重错误的,不符合任用条件,可以提前结束试用期,恢复原来级别待遇或者另做处理。如果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予以转正。 乡镇干部在试用期间,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是可以参加选举的,如果选举成功,自行结束试用期。如果试用期间,确有需要,可以调整工作岗位,转任其他职务,并在新岗位上继续试用期,试用期满后在新岗位转正。
行政处分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其中,撤职处分适用于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警告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现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在作出处分决定的当年,年度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处分的,在受处分期间,不得聘用到高于现聘岗位等级的岗位,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