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可以先提起民事诉讼。对肇事者的行为既可以提起刑事诉讼又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的,受害人既可以选择单独提起民事诉讼,也可以选择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是: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是“有权”而不是“应当”或“必须”,也就是说,被害人在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时候,他既有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也有单独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
对交通肇事罪进行侦查的主要程序: 1、现场勘查和调查取证。 2、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3、立案、破案。 4、侦查终结。 5、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交通肇事罪的注意事项如下: 1、要划清交通肇事罪与非罪的界限。 ⑴是要看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失。 ⑵是要看行为人有无交通违法行为,造成了多大的危害后果。 2、要划清交通肇事罪与其他几种罪的界限。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款规定: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构成交通肇事罪肯定要吊销驾驶证。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肇事罪的最高量刑是15年。 【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条、第六十九条规定外,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
交通肇事罪的量刑起点如下: 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2、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3、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如下: 1、交通肇事罪对于被害人死亡后果的心理态度本罪是过失犯罪,行为人在交通肇事中对于被害人的死亡后果均是出于过失;故意杀人罪对于被害人死亡后果的心理态度本罪是过失犯罪,行为人在交通肇事中对于被害人的死亡后果均是出于过失。 2、交通肇事罪被害人死亡的原因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放弃应尽的救助义务,置被害人于危难之中而不顾,因而致使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故意杀
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是指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成立共同犯罪的条件如下: 1、行为人必须是二人以上,并且各共同犯罪人必须都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各共同犯罪人必须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 3、各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因逃
交通肇事罪一般判缓刑的情形有: 1.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罪过轻、较轻的人可以适用缓刑,因天气差、路况差、车辆性能不佳导致驾驶员尽谨慎注意义务、具备较好的驾驶技术仍可能发生事故等等类似情况下驾驶员主观过失小、罪过小。 2.肇事的被告人除罪过小、罪过较小,还应当具有悔罪表现,肇事后主动报警、积极施救、保护现场、将损失限制在最小等。 3.针对交通肇事案件的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