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
人民法院根据审理案件的种类不同按不同的标准收取。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相应的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非财产案件如果是离婚案件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如果是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交纳100元至500元。 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于下列情形,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可以为其指定辩护人: 1、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经济困难标准的; 2、本人确无经济来源,其家庭经济状况无法查明的; 3、本人确无经济来源,其家属经多次劝说仍不愿为其承担辩护律师费用的; 4、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委托辩护人的; 5、具有外国国籍的; 6、该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7
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二)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 (三)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其他财产。 (四)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五)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
(1)人民陪审员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不得担任审判长外,同法官有同等权利。 (2)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案件,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独立行使表决权。 (3)合议庭评议案件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人民陪审员同合议庭其他组成人员意见分歧的,应当将其意见写入笔录; 必要时,人民陪审员可以要求合议庭将案件提请院长决定是否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补缴社保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一百条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追缴社会保险费是征缴社保的行政机关的职权; 因此问题属于社会转型阶段企业改制中出现的问题,涉及面广,较为复杂,人民法院对此类问题也难以处理,因此征缴社会保险费属于社会保险征缴部门的法定职责,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
“法院经审查已收案”的意思是指原告的起诉符合法院立案标准,法院作出正式立案的决定。 民事案件立案标准: 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除非讼案件外,原告起诉必须明确指出侵害其民事权益或与其发生民事权益争议的被告是谁理。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起诉状内容: (1)标题。单列一行在正中写“民事起诉状”或“民事诉状”。 (2)诉讼参与人身份等基本情况。 (3)诉讼请求:请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和经济补偿。 (4)事实和理由。 (5)诉状所递交的人民法院名称。 (6)具状人签名或者盖章,并注明提交诉状的年月日。
人民法院办案流程如下: 一、立案,当事人写出书面起诉、申诉状,本院告立庭负责受理属于本院管辖民事、商事、行政、执行和申诉案件。 二、审判,人民法院审理各类案件一律公开审理,并公告开庭时间、地点及案由。但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或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上诉,法院在办案的过程中要按照立案、审判、上诉、执行等环节办理,每一个环节都具体操作规范和时间要求。 根据《民事诉讼法》
交通事故法院起诉流程: 1、立案阶段 首先受害人以原告的身份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民事诉状和相关证据,资料齐全的,法院受理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一般会在7日内立案,同时通知当事人。不能立案的,说明理由,需要补充资料的,通知补充。 2、庭前准备阶段 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会向被告送达民事诉状副本、应诉通知及原告证据材料,被告收到民事诉状后15日内提出答辩意见,法院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