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就是家中有消费型车辆(一般是五万元以上的)、有商品楼房、有商铺及公司、有财政供养人员、有大额存款,有以上几类情况,即使家庭成员有重度残疾人,也是不能享受低保的。还有就是家庭收入来源广,经济条件非常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各项社会保障的权利。
低保户交社保,并不会影响其领取低保金,但日后其领取社保金时,这部分收入将计入他的家庭收入。目前工作后,家庭的人均收入仍然在低保范围,则不必担心,放心参保缴纳养老保险。到发放养老保险后,如果收入超出低保标准,低保有可能取消。一般养老保险要比低保高,所以一般选择先参保。低保是国家的底线,所有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线的,国家会一律给其补到低保线。
低保一般是不会查配偶的存款的。
就是已经完成了审批,把贫困户程度记录在案,建立了贫困档案,并获得贫困卡的家庭。
乡镇人民政府在校验申请人上报材料齐全后,正式受理申请人的申请,立即组织入户核查,对于符合条件的对象,提出补助意见,由村民委员会进行第二榜公示3—5天,对不符合条件的由乡镇人民政府通知申请人,对符合条件的上报县级审批管理机关
低保和出嫁女是有关联的。 申请低保会审核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经济条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 一、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配偶; 三、未成年子女; 四、已成年但因病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五、共同生活的已婚和未婚子女。 我国社会救助法规定: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的家庭,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为什么交了社保后就停发低保。因为低保政策是对于年收入在一定标准以下,没有工作且生活困难的人群进行的一项补助,单位正常缴纳社保后,说明其已经不属于低保障的困难户了,所以补助也会相应取消。 我国社会救助法规定: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的家庭,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一、定义不同 1、低保户是指收入水平低于全市月均的水平,然后有国家补贴的家庭; 2、贫困户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国家规定的人均纯收入的家庭。 二、入选条件 1、低保户表现为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或者赡养人的居民;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或者期满后仍然未就业的且家庭收入低于全市水平的;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或者最低工资以及退休人员领取退休金后,其收入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其他家庭收入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必须是当地户口; 2、贫困户表现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家人患有重大疾病花费巨额并可以提供病例单的;家有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的;部分五保户,贫困户家庭;其它条件导致家庭收入过低的。 三、享受待遇 1、低保户的每个地方经济水平不同,所以给于的补助的金额也不相同; 2、贫困户的达到“吃不愁,穿不愁”两不愁;达到“住房、医疗、教育”这三保障;结合实际给予贫困户直接和合作的帮扶模式,使贫困户有长久稳定的收入,防止其返贫。
不麻烦。低保领取证丢了,需要本人及时带上身份证等资料到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或者社区中心提出补办的,说明低保证丢失就可以了。 相关人员通过本人提供的居民身份证原件,核查本人低保信息无误给予补办低保证,若本人无法前往可以提供相关说明委托书委托他人进行办理。 低保证是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难人群身份证明,持有低保证的家庭可依法领取低保金并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这本证很重要,一定要保管好。
我们国家对于低保户是没有发放证件的: 一是没有必要、低保只是临时性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一旦低保人员生活改善后就会取消低保待遇。 二是国家政府部门具有保护公民隐私、尊重公民尊严的义务,发证、公示均是触犯类似错误的。 根据《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第四条规定,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