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协议是一式两份的,所以保密协议一定要给员工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生效】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保密协议不可以约定罚金,最多是在保密协议的补偿金中扣除。
公司注销后,公司的主体资格消灭,所以注销前签定的保密协议无效。保密协议对员工不具有约束力。
劳动者和公司签订保密协议,劳动者离职后保守公司秘密的,用人单位要支付保密费用。
下列几种情形的保密协议是不合法: 1.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所签订的; 4.内容违背公序良俗的; 5.双方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签订保密协议后是可以辞职的。但是不可以随意辞职。 对于违反保密协议造成严重后果的当事人,可能会触犯商业秘密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下列几种情形的保密协议是不合法: 1.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所签订的; 4.内容违背公序良俗的; 5.双方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保密协议无效的情形包括:1、保密协议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2、保密协议违背公序良俗;3、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向劳动者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竞业限制条款失效,即保密协议无效。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保密协议无效的情形包括:1、保密协议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2、保密协议违背公序良俗;3、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在劳动合同解除后向劳动者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竞业限制条款失效,即保密协议无效。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离职无保密费保密协议有效。 用人单位可以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秘密事项,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实行不超过两年的禁业限制期。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