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债权债务变更与保证责任的承担主要是: (1)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对变更后的债权债务继续承担保证责任; (2)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按照如下规则确定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如果减轻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仍应当对变更后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履行期间变更的,仍按照变更前的债务履行期限确定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动主合同内容,但并未实际履行的,保证人仍应当承担保证责任。
可以,不安抗辩权制度保护先给付义务人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后给付义务人有不能为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危及先给付义务人的债权实现时,才能行使不安抗辩权。同样担保当中也会有债权的表现,所以对于担保人而言,也是可以使用不安抗辩权的。
1、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担保人提供保证的; 2、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担保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 3、因主合同内容变更而免责。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4、保证责任因保证合同未成立而免除。 5、因超过保证期间而免责。 6、债务或担保超过诉讼时效,担保人无需承担担保责任。 7、主合同的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以新贷还旧贷,除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意外,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可以在其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口头保证的保证人一般也需要承担保证责任。但是需要证明有口头保证的事实存在。不然很难在诉讼中胜诉。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借款到期前保证人去世的,如果继承人继承了遗产的,在遗产实际价值范围内承担保证的责任。
债务人擅自转移债务后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可以免除。债务人转移债务涉及到担保人的根本利益,在担保人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就必须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保证人对未经担保人同意转让的债务,那么担保人此时也就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当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时,他们的保证责任承担方式主要取决于保证合同的约定。
若是借贷合同被判定为无效,那么与之对应的保证责任同样将视为无效,鉴于保证责任已经失效,此时担保人便无需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
保证责任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