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日催收新规: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以后,根据相关规定,即使个人同意提供个人信息但有权向平台主张撤回,且通讯录或者通话记录并不属于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必要条件。 因此大家主张撤回个人信息处理以后 催收仍然再进行电话或者短信轰炸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个人的行为。《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个人有权撤回其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 个人撤回同意,不影响撤回前基于个人同意已进行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效力。
遭遇网贷暴力催收后,借款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求助: 1、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借款人可以在微信上关注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公众号,在上面点击联系我们,然后再点击我要举报。 2、银监局: 借款人可以打各地银监局电话进行投诉,每一个地区的银监局联系方式不一样,不过网上都可以查到的。 3、聚投诉: 借款人可以在微信上关注聚投诉微信公众号,对侵犯自己权益的网贷进行投诉。 4、工商部门: 借款人可以在全国12315互联网官方网站投诉。 5、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借款人遭遇非法短信骚扰,可向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举报投诉
自然人是享有隐私权的,因此使用私人手机号发短信是违法的。 我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
第三方催收公司拖车是违法的。催收债务应该使用合法的方式,非法催收债务,触犯刑法的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催收可以给单位打电话,但是必须是在多次联系本人无果后才能联系单位,不能一来就联系单位。 一般情况下,信用卡逾期之后,催收人员首先联系到的是持卡人本人,在联系不到持卡人的情况下,他们就有可能联系你申请信用卡的时候填写的紧急联系人或者联系单位座机。如果你并没有失联或者故意不接电话,催收人员是没有权利跳过的,不能直接去联系你的单位座机,甚至对单位座机进行骚扰的,因为这样的行为很显然侵犯了持卡人的隐私,如果因为这样的行为导致自己被单位辞退,有权利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
为了催促借款人积极还款,一旦借款人逾期不还钱,将会频繁收到催款电话、短信,一再不肯积极还钱的,那么债主可能会将注意力放到其家人身上。如果不属于家庭共同债务的,其实这笔借款跟其他家人无关,对方不能进行短信、电话骚扰,实践中遇到这种网络骚扰的,可以选择积极报警处理。 事实上借款人逾期不还钱,不管其家庭需不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只要对方进行短信、电话等骚扰,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的,那么都建议可以积极报警处理。
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只有你所处的用人单位和参保人有权查询社保,债务催收员是无权查询你的社保记录的,无须担心;如果出现了催收违规窃取你的社保缴费记录,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根据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催收公司是没有权查询个人信息的,也没有权利查询家人信息。个人的征信信息只能由个人查询或者受权他人查询,例如向银行申请借款是,银行会要求借款人授权银行查征信信息。《民法典》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催收函没有明确催收内容是无效的,欠款催收函的注意事项催款方在制作中应注意以下事项:(一)、催款函应包括以下内容:1、欠款方名称2、欠款事项3、欠款时间4、欠款原因5、欠款金额6、发票编号7、催款方的银行账号8、最后付款期限(二)、催款方的信息要明确方便欠款方还款,包括以下:1、催款方的联系人2、联系电话3、联系地址(三)、催款的语气,根据催款性质不同,注意如下:1、通知欠款方并告知付款时间将要到或已经到,让对方企业准时付款。此时是通知性质,催促语气不宜强烈。2、欠款方未按时付款或已长时间拖延付款,收款方不仅是通知,更有严重警告的意思,催促语气比前者强烈,催款的内容、时间更为明确。出于保持催款单位与欠款方的友好合作关系,催款函可以分阶段发出,如第一阶段予以提醒,第二阶段直接催款,第三阶段“最后通牒”。(四)、尾部写明催款方的处理意见在催款函尾部可以增加欠款方经催款函提醒仍不付款,催款方可根据相关规定(如合同约定、银行规定)加收罚金,或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付款事宜。综上,发送催款函的目的是向欠款方催收款项,在书写过程中,催收方必须对催款函上的各项内容给予明确,尤其是欠款时间、欠款金额、催款方的银行账号、最后付款期限等,方便欠款方还款,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催款方的合法利益。
催收是合法的,但暴力催收是不合法的。 暴力催收的4个投诉渠道: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12315工商部门、银监会举报。 1、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或者官网进行投诉。 2、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主要受理诈骗电话、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等举报业务。如果贷款平台出现泄露你的个人隐私,对你和亲友进行电话、短信轰炸等行为,可以拨打12321进行投诉。 3、12315工商部门 官网、微信公众号、APP以及电话均可投诉,对于违规的贷款产品或者高利贷,可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APP以及电话等渠道进行举报。 4、银监会举报 可以直接向银监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