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数字的公章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公章的刻制必须严格依照相关的规定。公章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印章。在印章上加刻13位数字编码,是法定的要求。判别公章是否具备法律效力,主要是看这枚公章刻制时,是否经公安机关审核,并且是否在具有公章刻制资格的刻章店刻制。如果未经公安机关审核,或未在具有公章刻制资格的刻章店刻制,均属违规刻制,该公章不具备法律效力。所以没有数字的公章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一个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通过股东会或董事会选举或上级单位指派任命的,对单位的日常经济经营活动具有指挥决策权(重大决策事项除外),同时承担着由于本单位违法违规的法律承担人的责任,是法人单位的有声代言人。而公章是一个法人单位的法律证明,是无言的承诺。法定代表人章本身就是其本人的,只不过是有单位出资刻制,使用必需经本人同意。因此,法定代表人承担着经营决策、法律责任等决定性的重大责任,把持着公章和手章合理合法,除了使用上不太方便。
需要。企业公章,一般是指公司的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企业全称的圆形印章,是企业的行政公章,他的特点是集体性,是企业对外使用的重要凭证之一,公章的使用代表着公司的行为。而企业法人是单位的代称,如果法人名称变化,需要重新雕刻公章。
营业执照公章在当地的公安机关办事大厅公安局窗口先进行登记备案之后,在经公安局审批的刻章企业中选择一家来刻制。申请刻制公章要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和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公章刻制好之后,企业应当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妥善交给相关负责人进行保管和使用。
公章和合同章不一样。 公章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党政机关、司法、参政议事、军队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居民委员会或村委会等机构的法定名称章和冠以法定名称的合同、财务、税务、发票等业务专用章。 公章代表单位,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的效力,是法人权利的象征,在现行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审查是否盖有法人公章成为判断民事活动是否成立和生效的重要标准。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均可用公章代表法人意志,对外签订合同和其他法律文件,具有极高的法律效力,凡是以公司名义发出的信函、公文、合同、介绍信、证明或其他公司材料均可使用公章。 而合同章是单位对外签订合同时专用的业务专用章。单位需承受由此导致的法律后果,公章可以代替合同章使用。
公司公章与公司合同专用章区别: 管理部门不同。公司合同专用章的管理部门一般为法律部门,公司公章的管理部门一般为公司的综合管理部门。 用途范围及效力不同。公司合同专用章专用于合同的签订,其效力仅限于合同签订。公章则具有代表公司的功能,其效力涉及及于公司一切事务。
劳动合同没盖公章不一定有效,如果盖了合同章或者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签字的有效,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有效的。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分公司虽然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是具有对签订合同资格的,分公司签订的合同依法成立的,受法律的保护。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合同复印件加盖公章具有法律效力。 从合同效力上讲,只要双方签字盖章,合同就会生效,就具有法律约束力,所以电子扫描或者是复印件合同也是有效的。
一般情况下,合同生效。企业签订合同的要加盖公司的公章,加盖公章后的合同符合其他生效条件的,合同是有效的。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