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公证一直有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自书遗嘱也是一种遗嘱形式,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遗产继承唯一法定继承人一般不用公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且法定继承需要继承人出示本人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被继承人死亡证明、财产权属等材料,即可合法办理。但当事人约定必须公证的除外。
遗嘱公证费用标准情况如下:办理遗嘱公证,每件收费150—200元;确认遗嘱效力,每件收费200—300元;证明财产继承,赠与和遗赠,按受益额的2%收取;保管遗产,由双方协商收费。
法律分析:房屋产权登记不需要公证:1、继承房产。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协商继承和诉讼继承。2、赠与房产。3、涉外和涉港澳台的房产所有权转移事宜。
死者遗留的银行存款属于遗产,继承人若要继承该遗产就必须持有继承权证明,这就需要去当地公证部门进行继承公证。
婚前公证的财产可以继承,婚前公证的个人财产属于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不需要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先与其配偶进行分割,可以直接作为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分配继承。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是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公证遗嘱是指依公证方式而设立的遗嘱,是证据力较强的一种遗嘱形式。办理公证遗嘱须由遗嘱人亲自到公证机关口述或书写遗嘱,公证人员要对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认真审査。
婚前房产公证有效。婚前房产的公证手续可以明确双方各自婚前财产的数量,有效减少纠纷。在夫妻的婚姻关系破裂时,房产也可按照公证内容明确归属,有利于保障夫妻双方,尤其是婚前财产较多一方的合法权益。
夫妻一方债务,想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的,当事人可以与夫妻另一方协商。共有人协议分割共有财产,并经债权人认可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有效。查封、扣押、冻结的效力及于协议分割后被执行人享有份额内的财产。
办理人身损害赔偿协议公证需要携带:1.申请人的身份证,有委托代理人的还需要提交授权位委托书;2.双方基于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人身损害赔偿协议;3.与损害事实有关的证明文件;4.赔偿所依据的法律文件;5.其他与协议内容有关的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