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与用人单位协商; (2)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4)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5)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或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需要农民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约定社保的缴纳问题,自农民工入职三十日内,公司应为农民工购买社会保险,逾期属于违法行为。公司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公司交纳社保应向公司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开户,填写公司参保人员名单,社保局确定农民工缴费标准后到地税部门开票,到银行缴费。
拖欠农民工的钱可以找以下部门解决: 1、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劳动仲裁。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向法院起诉。劳动者有欠条的,可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欠条、起诉状及副本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支付欠款,但是单位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自判决书规定的期限届满后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农民工工伤认定流程有: 所在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或协商解决。如果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问题产生争议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争议。
建筑工地农民工的收入达到个税起征点的也需要交税。 个税起征点为月收入五千。 但建筑工地工人的工资普遍较低,大多没有达到5000元的起征点,因此基本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农民工没签合同受了工伤的,处理如下:1、由劳动者本人或者近亲属向社会保险行政机构进行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之后,若用人单位依法购买了工伤保险农民工可以享受到工伤保险待遇,若用人单位未依法购买,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关赔偿。2、没签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支付双倍的工资。
与农民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应包含哪些必备内容: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1、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 2、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3、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 4、如果劳动仲裁不予受理或者仲裁不公,还可以在15天内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直接通过法院判决执行。
应在用人单位批准成立后就应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 初次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需准备该单位的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原件、复印件,单位法人的身份证原件、复印件,该单位所有员工的劳务合同,身份证复印件。 资料备齐后到社保局填写社会保险登记表、缴费工资申报花名册,并缴纳职工的工伤保险费。 单位参保缴费后,有人员变动及时,应将变动人员名单报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单位初次参保交费的,次月新发生工伤的职工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开始享受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