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拉横幅要账是否合法,看情况。 1.如果不扰乱企业工作秩序和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在欠账公司门口拉横幅标语不违法。 2.扰乱企业工作秩序和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不建议通过此种方式维权。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应当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核心结论 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赔偿标准为:用人单位需足额支付拖欠工资,并按照应付金额的50%-100%加付赔偿金。 若构成刑事犯罪,用人单位责任人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二、赔偿标准法律依据及计算方式 1.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85条:明确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按应付金额50%-100%加付赔偿金。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明确拖欠工资的行政责任及赔偿标准。 《刑法》第276条之一: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刑事责任。
1、拖欠农民工工资应该找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进行投诉。 2、单位不按期或者不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法院解决,以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1、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的,农民工可以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公开举报投诉电话、网站等渠道进行投诉。 2、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侵犯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可以向劳动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追索应当支付给你的劳动报酬。
农民工被拖欠工资最快解决路径:优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5日内受理)+ 申请支付令(15日内强制支付),若证据充足可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以下为详细操作指南: 一、最快处理方案(按优先级排序) 1. 立即投诉至劳动监察大队(5日内见效) 适用情形:劳动关系明确,拖欠金额清晰 法律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16条、第44条 操作步骤: ① 收集证据:工牌、考勤表、工资欠条、微信聊天记录(需显示对方身份及欠薪事实)、银行流水; ② 现场投诉:携带身份证及证据复印件,到工地所在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填写《投诉登记表》; ③ 处理结果: 劳动监察5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立案后60日内出具《限期整改指令书》,要求单位7日内支付; 若拒付,按拖欠金额50%-100%加付赔偿金(例:欠1万元,最高可罚至2万元)。
劳动仲裁并非专属于农民工,而是所有劳动者(包括农民工)均可依法申请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农民工在劳动仲裁中享有与其他劳动者完全平等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益保护,但在实践中需特别注意证据收集与执行保障。
工地上农民工工资欠条在符合法定要件的情况下,具有法律效力,可直接作为主张工资债权的证据。若欠款人拒绝履行,农民工可凭欠条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工资及利息,法院将依据欠条内容和相关法律规定支持合理诉求。 一、欠条法律效力的核心要件 主体身份明确 欠条需载明欠款人(单位或个人)和农民工的全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若欠款人为单位,需注明单位全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信息。
农民工没签合同受了工伤的,处理如下:1、由劳动者本人或者近亲属向社会保险行政机构进行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之后,若用人单位依法购买了工伤保险农民工可以享受到工伤保险待遇,若用人单位未依法购买,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关赔偿。2、没签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支付双倍的工资。
1、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的赔偿包括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以及达到退休年龄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2、五级至十级伤残的,赔偿包括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三个方面。
一般来说员工超过60周岁是和单位构成劳务关系,是不得认定为工伤的;但是在工作时间出现伤亡是可以以人身损害要求赔偿的。如果单位没有办理退休手续并且继续为单位工作没享受养老待遇,这种情况是可以尝试申请工伤认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