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事诉讼一般分为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可以委托律师; 2、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等认定是否有犯罪事实和收集证据。而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则是根据侦查机关移送的材料审查犯罪事实是否已经查清,是否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院则根据检察院移送的材料进行审理,认定被告人有罪、无罪、罪轻、罪重; 3、从各个阶段侦查机关的工作内容可以看出,侦查阶段侦查机关的工作直接影响犯罪嫌疑人的命运,因此在批捕前的这个阶段也被称作“黄金37天”。那么当事人聘请律师当然是越早越好。
司法实践中,大部分刑事二审案件(尤其是上诉案件)都是以不开庭审理的方式结案的,背离了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以开庭审理为原则,不开庭审理为例外的立法要求。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34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 (一)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 (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 (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四)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 应该说,刑事案件二审开庭审理,能够实现上诉的纠错功能,更能体现出对被告人人权的保障,切实的让每一个公民在个案中感受到公平与正义。
刑事案件调查中,不可以行政处罚。只能在刑事案件终结后,再根据情况进行处理。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有关行政机关。
可以。在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被害人仍有要求赔偿的权利,不过不能再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而应当直接提起民事诉讼。 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提起民事诉讼的,由法院的民事审判庭审理。被告人在监狱服刑的,法官可以到监狱提讯被告人。 与刑事案件合并审理的,法院可以进行调解,被告人主动赔偿的可以从轻判刑。刑事案件结案后,单独起诉民事赔偿的,被告人不会再接受调解,法院的判决又难于执行,属于对原告人不利。
1、如果受害者伤情鉴定为轻伤二级,构成的故意伤害罪,属于刑事案件。 2、根据法律规定,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一般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刑事案件请律师的时间规定是,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2、刑事案件的嫌疑人可以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这个最佳时机。
1、刑事案件对方不赔偿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2、如果对方有财产而无赔偿,可以请求法院强制执行被告的财产。 3、如果对方无力偿还,可以协商分期偿还。民事赔偿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因侵权而产生的民事责任。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追诉时效是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追诉时效是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追诉时效是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刑事责任追诉时效是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电信诈骗是刑事案件。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事案件到检察院,律师可以去阅卷,要求是辩护律师。 根据法律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