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擅自离职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应当在教育劳动者自觉守法、守约的同时还应制定好内部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擅自离职的行为作出限制性和处罚性的规定。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劳动者未签劳动合同受伤后的维权: 一、及时申请劳动仲裁,认定劳动关系; 二、通过社会保障局,自行申请工伤认定; 三、通过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
离婚损害赔偿的意义有: (一)填补损害。填补损害,是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救济手段。 (二)精神补偿与抚慰。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抚慰金,是一种特殊赔偿金,兼具补偿和抚慰双重功效。 (三)制裁过错方。让过错方承担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是婚姻法对于漠视配偶权益、违反婚姻义务的行为的谴责和惩戒。 (四)保护无过错方。实行离婚损害赔偿,可以保障离婚后无过错方及其子女的生活,提
劳动者向单位主张加班费的方式是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 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法律依据】根据《劳动法司法解释三》第九条,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 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当劳动者因《劳动合同法》第38条的情形存在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38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
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如下: 1、劳动者首先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 2、劳动者要弄清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 3、劳动报酬要定清楚,避免口头约定;等等。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的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发生劳动纠纷时劳动者的投诉地点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实际工作地点与被投诉用人单位主要经营机构不在同一区、县的,可以到用人单位主要经营机构所在地的区、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 2、实际工作地点在本市但用人单位主要经营机构在外省市的,劳动者应到本市相应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3、劳动者实际工作地点在外省市的,那么劳动者也应到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到期公司提高工资劳动者拒绝续订的,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然后办理工作交接、社会保险转移等事项。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