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在安全卫生的条件下进行工作体现的是劳动者的健康权。 劳动者要求单位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以及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以保障本人的安全和健康的权利。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 劳动者的权利如下: 1、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2、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3、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4、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 6、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8、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劳动法》规定,国家对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当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对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对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劳动法还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劳动者辞职的,不需要经过单位的批准,劳动者只需要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单位即可辞职;如果是试用期的劳动者,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单位即可。不过如果单位给劳动者提供了培训,且约定了试用期的,在试用期未结束时辞职的,劳动者需要支付违约金。
1、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在一年仲裁时效期间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仲裁申请; 2、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3、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天通知用人单位离职。法律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履行提前告知义务的,应当赔偿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
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的条件: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者被刑事拘留后未被判刑的,用人单位暂时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他。
单位可以劳动者约定违约金的情形: (1)单位为劳动者提供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违约金。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除上述两种情形外,单位不能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安排劳动者加班按以下计算公式支付加班费: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 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 工作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