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韩先生于2011年4月1日入职某公司从事客服工作,其工资每月人民币4000元单位一直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5年2月韩先生与单位领导发生矛盾,遂在2月28日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次月,韩先生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单位给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18万元。
2019年6月27日,黄某入职合肥某科技公司从事会计工作,填写了《录用人员登记表》,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20年4月8日,黄某离职并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合肥某科技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仲裁机构认定合肥某科技公司应支付黄某双倍工资差额四万余元。
劳动合同期满后的用工是一种重新用工行为,劳动合同法中的用工之日应包括合同到期后的重新用工行为,双方当事人应在一个月内续签书面劳动合同,续签合同等同于首次签订合同,适用双倍工资罚则。双方超过一个月未续订劳动合同的,视双方是否履行了诚信磋商义务来判断是否适用双倍工资罚则;对于合同期满后未续签超过一年的,可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都必须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用工超过一个月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就需要支付二倍工资了。但是这个二倍工资的支付期限,是由一定的时间限制的,最多只支付11个月。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另外,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双倍工资的计算方法是:计算周期为入职之日起一个月的次日起至一年前一天,即最长为11个月;扣除已发工资;双倍工资应按已付工资计算,包括佣金、奖金、津贴和补贴。双倍工资还不得低于统筹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并且还应按照劳动合同向员工支付双倍工资。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公司没签劳动合同,应当支付双倍工资,支付双倍工资一般不超过11个月;公司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要回支付工资: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此方式简单快捷,监察大队一个电话打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很有可能立马给你支付工资。2、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3、对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服,还可以自收到劳动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法院起诉;有欠条的,不需经过劳动仲裁,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欠条里的工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