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的处理方式是,行为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一方有过错的,过错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
第一,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第二,对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以后有过错的当事人应当赔偿对方因合同无效或被撤销所遭受的损失,如果当事人双方都有过错,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合同无效并不是所有条款都无效,其并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条款的效力。并且合同存在部分无效部分有效的情形,对于无效的合同对双方当事人没有法律约束力。当合同确认无效时,会导致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赔偿损失三种法律后果。
合同无效造成损失赔偿的性质属于缔约过失责任。基于缔约过失责任所主张的损害赔偿仅限于“信赖利益”。
如果合同无效是由于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的,则另一方是不是可以要求对方给予损失赔偿;如果合同无效是自己的过错导致的,则不是不是可以要求损失赔偿;如果合同无效双方都存在过错的,则各方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合同无效后的法律后果有:1、无效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效力;2、合同无效后,如果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如果已经履行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胁迫签字的协议不一定无效,属于可撤销的合同,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当事人受胁迫的,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主合同无效,补充合同是否有效应按以下情形区分:1、如果主合同已经实际履行,主合同及补充协议均有效。2、主合同尚未生效,补充协议内容可独立履行的,补充协议有效。3、补充协议内容不能独立履行的,效力待定。
员工在职期间患病,如果与用人单位签订过劳动合同,那么无论合同条款有无关于患病的条款,都要按照法律规定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第一,允许劳动者凭医院证明申请病假,时间长短根据病情、病历和医生建议执行。第二,员工生病期间,本着人道主义原则和人文关怀精神,公司领导或有关部门可安排人员进行看望和慰问,可给予员工一定的物质补助。如病情严重,还可以发动公司内部进行捐款。第三,病假期间,原则上要按时发放基本工资并缴纳社保,绩效考核工资、岗位补贴和奖金等则可以根据实际劳动时间和贡献率情况发放。第四,病假期间且合同未到期之前,如员工无重大过错,公司不得以生病为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等。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是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的,可以参照合同关于工程价款的约定折价补偿承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