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假药公司的员工应这样判:员工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用人单位辞退试用期员工需要做以下功课: 录用劳动者时将录用条件告知劳动者,注意留存告知证据; 具有系统的、可留证据的考核过程; 用人单位应当在试用期满之前明确告知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 按法律规定支付试用期工资; 其他。
员工主动辞职可获得经济补偿的情形: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员工被降薪,可以自降薪或知道降薪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
第一,调岗的,单位必须先和劳动者协商。如果未经劳动者同意,单位单就随便调整岗位,那么该行为是无效的。 第二,如果调岗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调岗情形,且不降低工资待遇的,员工不同意的,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解除合同。
员工自离不结算工资的,是不合法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工作十年以上辞退,单位应当按照以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除已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或者双方就岗位调动达成一致,否则不能随意调整劳动者的岗位; 如单位迫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不得不进行调岗,公司应与劳动者协商工作岗位的调整,否则员工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公司不给员工买社保是不合法的,公司应当为员工按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根据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保登记违法行为情节的轻重,其应当承担如下法律责任: 1、责令限期改正。 2、罚款。 一旦单位不给办理社保,可以向当地的劳动部门投诉,由政府部门进行检查监督,并责令补缴员工社保。 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公司未为员工缴纳社保费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员工撞死人公司是否担责,这个问题涉及多个层面的法律分析和责任划分。以下是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的全面解答: 一、员工执行工作任务时撞死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这意味着,如果员工在执行工作任务过程中开车撞死人,公司通常需要承担责任。这是因为员工在执行工作任务时的行为被视为用人单位的行为,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职务行为负有管理、监督等职责。 例如,在下述案例中,孙某某作为甬翔公司的员工,在履行职务时驾车撞倒黄某某,致其人身及财产损失。法院最终判定由保险公司先在保险限额内赔偿,不足部分由公司承担,这体现了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责任承担。 二、员工非执行工作任务时撞死人 如果员工并非在执行工作任务时撞死人,而是由于个人行为导致的事故,那么公司通常不需要承担全部责任。但这种情况下,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划分责任。例如,如果员工在下班时间或私人事务中使用公司车辆撞死人,且公司没有过错(如车辆管理得当、没有疏忽等),那么公司一般不承担赔偿责任,责任主要由员工个人承担。 三、员工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 如果员工在撞死人时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如酒驾、超速等严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那么公司在承担侵权责任后,有权向该员工进行追偿。这是因为员工的这些行为已经超出了职务行为的范畴,属于个人严重过错。 四、赔偿顺序与保险 在员工执行工作任务撞死人的情况下,赔偿顺序通常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及商业险理赔范围内进行赔偿。如果保险赔偿不足以覆盖全部损失,那么剩余部分由公司承担。这体现了保险作为风险分散机制在此类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五、公司内部的处分与责任分担 即使公司承担了对外赔偿责任,对于员工自身而言,后续可能仍面临公司内部的处分机制。同时,如果事故涉及多方责任认定,公司与员工之间对于责任的分担比例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协商或诉讼确定。 综上所述,员工撞死人公司是否担责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员工是否在执行工作任务、是否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保险赔偿情况等。因此,在处理此类事故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细致的法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