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家庭唯一住房由房地产主管部门通过房屋登记信息系统查询纳税人家庭住房登记记录,并出具书面查询结果。开家庭唯一住房证明,应当携带身份证、户口簿等证件,到当地房地产主管部门申请出具家庭唯一住房证明。房地产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通过房屋登记信息系统查询纳税人的家庭住房登记记录,并出具《个人房产登记信息查询证明》。
一般情况下,获得房屋的所有权除了买卖、继承之外,还可以通过房屋拍卖获得。而比较常见的是司法拍卖(我们俗称法院拍卖)。这种行为,是法院执行中强制处分措施。法院强制执行程序中,对于唯一居住用房,一般不会进行处理。但如果面积比较大,或者是本案抵押物,或者申请执行人愿意为房屋所有人保留五到八年房租的,法院可以依法予以拍卖、变卖用于偿还债务。但按揭贷款的房屋已经抵押给了银行,银行对房屋的拍卖价款具有优先受偿权。拍卖款应当先归还银行贷款,剩余的,才能用于偿还债务。
涉拍房屋系被执行人唯一住房时,法院会给被执行人6个月的宽限期完成腾房工作,房屋拍卖成交后,无法立刻腾退房屋,竞买人需要容忍宽限期。涉拍房屋系被执行人系唯一住房,根据法律规定,执行法院可以对该房屋进行拍卖,但需要为被执行人预留5-8年的房屋租金。被执行人不要误以为自己只有一套房,执行阶段,法院就不会对执行该房屋。涉拍房屋上设有生效租赁权,根据“买卖不破租赁”原则,竞买人成交之后,租赁合同对买受人有约束力,租赁合同继续履行。本案中商业大楼上已经设立了生效抵押权,执行法院仍然可以对被执行人的商业大楼进行拍卖,但需要在拍卖公告中予以提示,竞买人在阅读拍卖公告时应当重点关注涉拍房屋的租赁情况,谨慎考虑,决定是否进行交易。
唯一住房被查封能否居住要看其房屋是否满足生活所必需,为生活必需可以居住,不属于生活必需则不可以居住。若查封房屋面积过大,超过廉租住房保障面积150%,则不属于生活所必需;若该查封房屋市场价值过高,超过当地住房均价150%,则不属于生活所必需。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六条规定,对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所必需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 法院对被执行人的存款及其他资金冻结时间不超过六个月;对动产的查封、扣押时间不超过一年;不动产和其他财产的查封时间不超过两年。
“要视情况而定,一下四种情况可以强制执行: 第一种情况,对被执行人有抚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的必需的居住房屋的,比如你是老人,那么名下虽然有一套房子,但是你儿子的房子多,他足以保障你的生存。 第二种情况,执行依据生效之后,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而转让他名下的其他房产的,本来有房产,甚至有多套房产,但是执行依据生效之后,为了逃避债务,转让、转移自己名下的房产,造成了只有一套房产,这不属于保护的对象,因为你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债务的履行。 第三种情况,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的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以及所抚养家属提供了可供居住的房屋。比如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提供临时的周转房。同时,该规定还提供了一个选择性的方案,或者是申请执行人同意按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的租金标准,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5至8年租金的。这实际上是建立了一个激励配合执行的机制。 第四种情况,如果执行依据本身就是交付居住的房屋,那么法院必须按照执行依据所确定的内容执行。但是考虑到被执行人需要另外租房子,可能要有一个周转期,所以给予3个月的宽限期。以上情形,都表明法院执行“唯一住房”在强力打击老赖的同时仍然维护了被执行人及其家属基本权利,不至于其无家可归。”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困扰司法实践很多年的“唯一”一套房不能执行的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该《规定》第二十条,金钱债权执行中,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被执行人以执行标的系本人及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为由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对被执行人有扶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的; (二)执行依据生效后,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转让其名下其他房屋的; (三)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及所扶养家属提供居住房屋,或者同意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五至八年租金的。 执行依据确定被执行人交付居住的房屋,自执行通知送达之日起,已经给予三个月的宽限期,被执行人以该房屋系本人及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的必需品为由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据最高法相关规定,如果执行标的是被执行人本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可以豁免执行。但并非被执行人只要仅有一套房屋,就一律停止执行。如果被执行人名下的唯一住房,在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必需的范围,法院同样可执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的规定,有以下3种情况,即使是唯一住房,同样能执行: 1.如果对被执行人有扶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必须的居住房屋的,比如被执行人为老人,儿子名下有房产,可以保障老人的居住; 2.执行依据生效后,被执行人逃避债务转让名下其他房屋的; 3.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及所扶养家属提供居住房屋,或者同意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五至八年租金的。
唯一住房满足法定情形可以拍卖。 1、被执行人的子女有自己名下的住房,可以到子女的房屋居住的; 2、被执行人转移房产,妨碍执行、逃避债务的; 3、被执行人房屋太奢侈豪华,超过生活所需的标准的; 以上三种情形人民法院均可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查封拍卖。
如果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可以执行唯一房产,建议及时和律师面谈。
关于“担保人唯一住房能否执行”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果担保人唯一住房,在符合下列条件下,法院也可以强制执行拍卖:1、对担保人有扶养义务的人名下有其他能够维持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2、执行依据生效后,担保人为了规避债务转让过名下房屋。但如果担保人不满足这些条件且担保人只有一套用于家庭居住房屋的情况下,执行机关一般不能采取拍卖、变卖等处分措施,但可以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