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情形符合法律规定的,公司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
房子法院拍卖了以后,拿不到安置费,房子拍卖后债权人拿到的是执行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三十九条,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拍卖标的的价款,未按照约
需要安置房持有人持有满五年之后,缴纳土地出让金和契税,住房维护基金等税费,办理下原房主名义正规商品房房产证,契税证和国有出让性质土地证之后,该住房转变为正规商品
复转军人安置的方案包括:军龄不满10年的不再安置,采取买断的方式:每年4.7万住房补贴服役津贴6个月工资。 第2、军龄满10年干龄满6年但军龄不满16年的,采取应金制,前10年每年3.2万,10年后按每年5.4万计,并给予解决住房问题。 第3、军龄满16年的采取自主择业,也可选择计划安置。 第4、军龄满25年的也可选择退休安置。 第5、地方大学入伍在校期间算军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拆迁安置补偿协议里的条款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身份信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的名字或者名称、身份证信息、住址、联系电话等。 (2)房屋信息:写明被征收房屋的具体情况,如房屋地理位置、产证号、面积、产权所有人等。 (3)补偿方式: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或者产权置换的方式进行补偿,两种补偿方式可以结合使用,也有极少数情况可以迁建安置。 (4)补偿数额及
公房拆迁安置补偿款一般是不能作为遗产继承的。根据法律规定,作为遗产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第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第三,必须是合法财产。 因为房屋承租人并不是公有房屋的所有人,对该房屋只有居住使用的权利而无所有权,不属于其个人合法财产。 承租人若是在房屋拆迁前身故,因为原承租人身份无法获得的补偿,这一身份利益也无法作为遗产
企业搬迁职工安置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是解除劳动合同补偿的政策。搬迁企业应当与员协商变更劳动合同,企业与员工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不成一致的,或员工不愿随企业搬迁到新工作场所的,企业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 (2)是社保政策。凡列入搬迁计划的企业,在原参保地的社会保险帐户可以继续保留,并可在新注册地再开立一个社会保险帐户。企业搬迁后社会
根据《监狱法》 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置生活。刑满释放人员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和基本生活来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救济。 刑满释放人员回到原居住地后,只要没有重新犯罪的证据,就享有当地居民同等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当地居民享受的补贴也不例外。
征收安置协议书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在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表现在协议约定的权利义务受法律的保护和约束。 依法订立的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必须认真恪守,当事人任何一方均无权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如果在履行协议中发生纠纷,协议约定的条款便是解决纠纷的主要依据。
根据相关法规及政策规定,拆迁安置房屋的分类包括:一是因房产开发等因素而动拆迁,动拆迁公司通过其他途径安置或代为安置人购买的中低价位商品房。 该类商品房和一般的商品房相比没有什么区别,属于被安置人的私有财产,没有转让期限的限制,可以自由上市交易。 另一类是因重大市政工程动迁而建造的配套商品房或配购的中低价商品房。此类房屋产权虽属个人所有,但在取得所有权的一定期限内不能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