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困难职工①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经政府救济后仍十分困难的职工;②家庭人均收入虽略高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幅度为30%),但由于下岗失业、重大疾病、子女教育或意外灾难等原因,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困难职工;③因各类灾害或重大事故等原因造成特别困难的职工;④因劳动经济等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要援助的困难职工。
首先,在职和退休人员福利一视同仁。其次,内容包括:第一个,就是终身医保待遇。第二个,就是补充养老金。
工会会员不分编内编外,工会费用单位收取。各单位内设的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或经审委员对本单位工会经费福利支出等情况进行监督,市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不定期对市属基层工会经费支出进行抽查监督。全国总工会负责对全国工会系统工会经费的收入、支出和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省以下各级工会应加强对本级和下一级工会经费收支与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下一级工会应定期向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一级工会报告财务监督检查情况。
工会经费使用范围如下:工会的经费支出主要用于职工服务和开展工会服务,范围包括职工活动支出、维权支出、业务支出、资本性支出、事业支出和其他支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印发的 第六条:基层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为职工服务和开展工会活动。 第七条:基层工会经费支出范围包括:职工活动支出、维权支出、业务支出、资本性支出、事业支出和其他支出。
工会经费是按应发计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第三十四条: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 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因此,工会经费是按照实际发放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总额为计税依据。
工会委员每隔3—5年进行换届选举。根据 《中国工会章程》 第二十五条规定:工会基层组织的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实行常任制,任期三至五年。工会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审议和批准工会基层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二)审议和批准工会基层委员会的经费收支情况报告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三)选举工会基层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会基层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每届任期三至五年。
工会经费可以用于职工集体福利支出,包括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和会员生日、婚丧嫁娶、退休离岗的慰问支出等。职工活动支出是指基层工会组织开展职工教育、文体、宣传等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和工会组织的职工集体福利支出。工会费用支出规定标准包括:(一)职工教育支出(二)文体活动支出。(三)宣传活动支出。(四)职工集体福利支出。(五)其他活动支出。
工会经费税前扣除,需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按照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计提;二、实际向工会拨缴;三、取得法定凭证。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相关规定,除取得上述票据作为税前扣除凭证外,还须留存支出依据(工会经费计算单)、付款凭证(转账单据、资金流水等)备查,以供佐证。
工会经费的计提比例是2%,目前对于工会经费有相关文件规定,公司计算缴纳工会经费的40%上交上级工会单位,60%由基层工会单位使用,因此公司缴纳上级工会经费的比例是工资总额的0.8%.应该是税务机关只要求上交上级工会单位的比例缴纳,所以是工资总额的0.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八条规定,公司职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组织工会,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公司应当为本公司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公司工会代表职工就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福利、保险和劳动安全卫生等事项依法与公司签订集体合同。公司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公司研究决定改制以及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工会经费是按照工资的应发数,不是实发数,实发数是应发数扣除社保、公积金、个税等余额,而工会经费是以工资总额为计提依据。 工会依法取得并开展正常活动所需的费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工会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和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的经费这二项,其中2%工会经费是经费的最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