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没有做工伤认定的,应该做工伤认定,然后由工伤保险基金赔偿,如果因用人单位原因不能认定工伤的,由用人单位赔偿。工伤的认定的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如果公司不肯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的1年内可以去申请工伤认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的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的单位。
1、如果认为工伤认定错误,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以在六十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进行重新认定。 2、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没有确认劳动关系不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是申请工伤认定的前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因工受到伤害的,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救治受伤职工,用人单位应30日内为劳动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如果逾期申请的话,社会保险部门可能不予受理。
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算起;若用人单位未申请的,由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
工伤认定开医疗诊断证明的步骤:疾病诊断证明书一般是具有职业医师资格的医生签字,由院收费处盖章后方能生效,特殊疾病证明书必须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专科医生签字。由医务科盖章后方能生效,同时开诊断书的医生应对所作出的诊断负法律责任,要对身体做全面详细的检查来诊断。根据我国法律要求证据的特征是合法性、客观性、关联性。也必须具备“三性”,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在法院的审理中,应当严格认证。
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工地受伤,申请工伤认定还是人身损害赔偿,取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约定,由劳动者提供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如果是单位申请认定工伤的,申请时限为三十日,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计算; 如果是职工、工会及其直系亲属申请认定工伤的,认定时限为一年,也是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