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公司未做工伤鉴定,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不按法律规定,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没有购买社保的情况下也能申请工伤认定。 申请工伤认定不需要提供社保证明,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用人单位没有给职工购买工伤保险的,在职工发生工伤后,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都由用人单位承担。
工伤认定的推翻是职工不符合工伤认定的情形。或者是劳动者具有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等情形的,则可以推翻工伤认定。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申请工伤认定的具体程序: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资料;材料齐全、程序合法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
1、工伤认定十级伤残赔偿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2、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其他。
在违法分包受到工伤时,受害者可以直接向前用人单位提请工伤赔偿,同时亦可以起诉包工头和前用人单位共同赔偿损失。 受害者必须考虑违法分包的资格,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对此给予相应的法律保护,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工伤鉴定即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工伤鉴定步骤: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并提供相关材料;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进行相关的赔偿;如果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工伤认定需要以下这些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需要的手续如下:工伤认定申请表;受理决定书(补正材料告知书、中止通知书、限期举证通知书);工伤事故快报表原件;受伤害职工身份证复印件;受伤第一时间的一张头面部加受伤部位照片;医疗诊断证明(首诊医院记录,入院记录、出院记录、科诊断证明书、检查报告单;职业病的提供职业病诊断证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