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因为职工只有被认定为工伤,才能进一步主张工伤赔偿,而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为一年,因此工伤赔偿的诉讼失效为一年。根据法律规定,工伤职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的市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如下:一级伤残:本人工资×27;二级伤残:本人工资×25;三级伤残:本人工资×23;四级伤残:本人工资×21;五级伤残:本人工资×18;六级伤残:本人工资×16;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 2、1-4级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3、5-6级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在难以安排工作的情况下支付,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按照以下方法解决: 1、协商赔偿:发生工伤事故赔偿纠纷后,可以当事人协商赔偿事宜。 2、申请调解:如果对方协商不成,可以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劳动仲裁:协商解决不了,也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 4、提起诉讼: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职工工伤十级的赔偿标准是7个月的本人工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劳动仲裁申请书格式: 1、要写明申请方、被申请方的基本情况,如:姓名、企业一方除写企业名称外,还要写法定代表人、性别、出生年月、民族、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单位地址、家庭地址、电话等; 2、写明申请事项。写明事实和理由,应叙述双方发生劳动争议的时间、地点、原因、事件、方式、手段和后果等,主要把引发双方发生劳动争议的关键性事实客观地交代清楚。何时入职、做什么工作、约定工资。
医疗费已获工伤赔偿交通事故肇事者就不需要赔偿了。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肇事者负担,肇事者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肇事者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肇事者追偿。 因用人单位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的,劳动者可向第三人主张人身损害的侵权责任,并可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侵权赔偿和工伤待遇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二者之间不能相互取代。劳动者获得两份赔偿是基于不同的法律关系,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冲突。
按规定工伤保险赔偿后,作为单位要支付:治疗期间的工资,适当补助。如果按照劳动法的话,那么企业还不能单方面辞退受伤员工。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工伤赔偿包括的内容: 一、医疗费;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 三、辅助器具费用; 四、停工留薪期工资; 五、停工留薪期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和单位协商工伤赔偿,注意以下事项:协商标准不得低于《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标准;单位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只需要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五级/六级伤残津贴、离职员工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支付全部工伤赔偿项目;其他。
首先,我们需关注工伤认定过程中是否存在任何中止或中断的情况。若不存在此类状况,则申请工伤认定将无法得到批准,受伤职工可根据人身损害赔偿法向雇主提出索赔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