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鉴定流程有三个步骤,分别是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 2、工伤认定申请既可由用人单位提出,也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申请人不同,申请的先后顺序也不同。 3、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遇有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 4、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才可以提出。但是提出时间从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不得超过一年。
工伤出现以后是需要进行伤残鉴定的,鉴定之后才能进行赔偿,工伤鉴定要求的材料有: 1、职工个人的工伤认定申请书; 2、受伤职工的有效身份证明; 3、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材料; 4、用人单位事故调查报告书。
发生工伤也不一定要委托律师全程处理,主要是看你自己能不能解决这件事情,还有就是协议签订的问题。委托律师的话优势在:律师熟悉工伤处理的流程,知道工伤赔偿的计算标准,更懂得和单位怎么谈判,谈不成的话,后续如果需要仲裁或者诉讼的话,他们更了解这些事情。如果你单位不愿意理赔,我建议你可以委托律师帮你处理。当然委托律师前还是要多了解了解的,遇到不靠谱的律师的话,可能都不如自己处理解决的好。
工伤鉴定与商业鉴定区别包括: 1、鉴定机构不同。工伤鉴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商业鉴定由司法鉴定机构鉴定。 2、鉴定对象不同。工伤鉴定鉴定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商业鉴定一般鉴定商业秘密。 3、其他。
对工伤鉴定不服不可以直接起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由下而上的复查程序,以保障鉴定工作的公正合理。 即:如果职工对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伤残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省级劳动委员会进行再次鉴定,省级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一、到当地劳动局社保科,领取工伤认定表; 二、按照劳动局的要求,提交下列材料: 1、本人身份证原件以及复印件; 2、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 3、事故发生情况的证明; 4、医疗病历材料。 劳动局接到这些材料后报市一级劳动局在60天以内进行认定。属于工伤的,下一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一般的经办机构也是社保科;如果,用人单位不按照要求赔偿的,在依据以上材料申请仲裁,如果县级市里没有仲裁机构,到市级劳动部门设立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工伤伤残鉴定结果一般是自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材料递交之日起60日内有结果,特殊情况可后延30日,也就是最迟90日内会拿到赔偿金。
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公司工伤赔偿不给是可以直接向劳动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一般在申请时就需要先提交申请书,再者就是相关的证明材料,只要仲裁委员会受理自己的请求,那么就可以依法的进行仲裁,保护自己的利益。
1、发生工伤事故后,受伤劳动者工伤鉴定期限有两种情形。 2、如果申请工伤认定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