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对于保管合同中保管人应承担的义务有以下规定:《合同法》第三百七十二条规定,保管人不得使用或者许可第三人使用保管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三百七十七条规定,保管期间届满或者寄存人提前领取保管物的,保管人应当将原物及其孳息归还寄存人。
法律规定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 1、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八条,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2、《票据法》第五十一条,保证人为二人以上的,保证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 第六十八条第一款,汇票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 3、《担保法》第十二条,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
违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是构成污染环境罪,最高判刑七年。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
医生误诊,造成病人贻误诊治或者交叉感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对技术性误诊,无论给患者造成何种程序的损害,都要由医疗机构承担民事责任。根据误诊给病人带来的损害,医院应赔偿患者因误诊误治增加的不必要医疗费、交通费,根据不同情况赔偿病人因营养支持从而支出的营养费,因误诊误治产生的误工费,如侵权后果严重,还要承担适当的精神抚慰金等。 【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假借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名义; 利用广告对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致使多人上当受骗,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以虚假广告罪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 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
对于车主和使用人的责任问题,基本上采纳了“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两个标准来判断,即:谁支配管理车辆和从车辆的运行中获取利益,谁就是机动车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 【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49条的规定,在发生了事故之后,首先应该在交强险的保险限额内优先承担,不足的部分,原则上由机动车使用人来承担。但是登记车主有过错的除外。
散播疫情谣言者应承担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
制造假冒伪劣口罩和防护服的,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触犯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最高判刑无期。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销
暴力阻碍防疫、检疫、强制隔离、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的,可能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触犯妨害公务罪,最高判刑三年。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