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失效的情况有: 1、承诺被撤回; 2、迟到的承诺; 3、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变更,遭到要约人反对的,该承诺失去效力。 承诺延迟的情况有: 1、超过要约规定的承诺期限作出,因而出现了迟延; 2、在要约规定的承诺期限内作出,但由于邮政等其他原因,没有及时到达要约人。 【法律依据】根据《合同法》第二十一条,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以通知
承诺的撤回权是承诺人阻止承诺发生法律效力的权利,撤回的通知必须先于或同时与承诺到达要约人,才发生阻止承诺生效的效力,撤回的通知如果迟于承诺到达要约人,因承诺已经成效,则不发生承诺撤回的效果。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二十三条,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承诺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到达: (一)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
用人单位在节目中这种口头录用承诺也是有法律效力的。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合同的生效,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十五条,附条件的合同,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
合同承诺的方式有明示或者默示的方式作出。一般来说,法律并不对承诺必须采取的方式做出具体的规定。对一项要约作出承诺即可使合同成立,因此承诺以何种方式作出是很重要的事情。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二十二条,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第三人承诺代为清偿债务与债务转移的区别:第三人代为履行,主要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由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代替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形。债务转移是指债务人经债权人同意,将自己的合同义务转移给第三人承担,债务人自己退出与债权人之间的合同关系。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六十五条,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
合同履约的有效承诺要符合: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 2、不能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 3、没有侵犯他人利益。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二十二条,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合同法对承诺效力的规定是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承诺的效果在于使合同成立,即一旦承诺生效,合同便宣告成立。故判断承诺生效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承诺生效时间以到达要约人时确定。 【法律依据】 根据《合同法》第二十五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如果合同明确成立地点的就按照合同明确的地点为准。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34条规定: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工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合同法》第35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的地点为合
合同合同生效后,没有经过合同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不能变更合同,反之则不能变更合同。合同的变更必须以有效成立的合同为对象,凡未成立或无效的合同,不存在变更的问题。有效成立的合同要成立合同变更,必须有合同要素的变化。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2条,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
工资与面试承诺不符的,可以带劳动合同和工资条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