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自己为自己指定监护人。已经成年的人,即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与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就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的监护关系,事先进行协商,并据此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指定监护人一般不需要开庭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可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依法撤销未成年人或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人的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且前述程序一般为非诉程序,无需进行开庭审理。
可指定监护人的机关是指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我国法律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父母必须是正在担任监护人,才可以通过立遗嘱的方式指定监护,如果父母丧失监护能力或者被撤销监护资格的,便不能够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
遗嘱能指定监护人。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在去世前为了子女的权益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除此之外,其他人因为主体不适格所以不能以设立遗嘱形式指定监护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村委对于监护人的指定具备法定效应。若面临监护人的选定存在分歧时,应交由被监护人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进行指定,若就此项决定产生异议,可通过法律途径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重新指定监护人。
依据相关法律制度,在特定约束条件下,尤其在以下情况中,遗嘱指定监护具有合规性: 在父母作为被监护人时,他们有权通过遗嘱形式来指定监护人。此种监护程序通常被称为遗嘱监护,意即由父母通过遗嘱的形式选择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行使照护义务。
在某些情况下,无法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成年人可能需要通过法院指派监护人进行协助。
在特定情况下,相关协议可以依法进行撤销处理。这里所指的“意定”成年受监护人需具备年满十八岁且智力及精神状态稳定等必要条件。
父母能通过遗嘱为孩子指定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