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前通知辞退员工的,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单位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1、如果是在试用期内的,则单位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2、如果单位是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来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3、如果过了试用期的,则单位首先应该向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再根据单位辞退员工是否合法来确定单位的法律责任:4、如果用人单位是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来解除劳动关系的,则单位应该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和本要工资来支付经济补偿金。5、如果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来解除劳动关系的,则属于违法解除,单位应该按照员工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和本要工资来支付赔偿金(即双倍经济补偿金)。
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满足以下条件可以提前退休 1、工作年限满2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小于5年(含5年),或工作年限满30年的事业编制人员,本人自愿申请,经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2、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或工龄25年以上的人员,如本人自愿,经组织批准,可以提前离岗。 3、凡工作年限满30年;或男年满53周岁、女年满48周岁(女性工人45周岁)且工作年限满20年的,经本人申请,按人事管理权限报市有关部门批准后,允许提前退休。 二、特殊工种 1、在高温,井下,高空等特殊工种工作10年以上,经过劳动部门审批,可以在法定退休年龄前5年退休。 2、患有某些疾病,经过审批可以在一定规定年龄办理病退。 3、某些特殊情况(如企业破产),政府为了安置职工,规定的特殊政策,可以提前几年退休。 4、有些工伤职工,丧失劳动能力。经过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检察院7天是否会提前,看具体情况而定,有可能提前。根据法律规定,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期限为7天,7天内的任何一天都可以做出批准逮捕的决定。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期限是指自然日,包括周末。若期满最后一日是节假日,则顺延至节假日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满之日。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规定,对本院侦查部门移送审查逮捕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拘留的,应当在审查逮捕部门接到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后的七日以内,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是否逮捕犯罪嫌疑人;未被拘留的,应当在审查逮捕部门接到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后的十五日以内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是否逮捕,重大、复杂的案件,不得超过二十日。
安全许可证延期提前三个月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第九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期3年。
解除劳动合同,一般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通知即可,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有以非法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情形的,或者危机劳动者人身安全的行为的,那么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合同。 劳动者主动解除合同的,是无法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赔偿金的,除非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 一般来说,劳动者存在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情形,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的不需要赔偿。但如果是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且如果有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的,用人单位非法辞退的,那么劳动者可以要求双倍经济补偿的。 如果用人单位无故辞退或者非法辞退的,劳动者要求经济补偿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处理的,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 申请劳动仲裁一般是需要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申请的。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的内容应该包括: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2.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3.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5.致送单位名称。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那么,劳动者可以怎样要求经济赔偿呢?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济补偿应该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赔偿,工作每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解除合同的,那么劳动者可以要求额外赔偿一个月的工资。 最后,你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答呢!
房租一般提前几天收这个没有规定,当然可以看一下你们当时签订的合同,如果合同里面有写明提前几天收取,那房东可能就会在这个时间段内去收取。当然如果提前收房租也不会提前太多,最多提前一个星期就差不多了,如果要求提前半个月或者一个月收房租,那肯定是不合理的。
劳动合同可以提前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可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没有签劳动合同辞职可以随时走,如果辞职,按照劳动法规定,三天内需要将工资结算清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入职的第2个月开始,最多11个月),从劳动者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预测性的离职安排,通常所讲的是预订在连续三个自然天数之后进行。 在试用期期间,若雇员需要提前终止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务关系,只需提前向用人单位发出通知即可,在此之后的三天之内便可合法地解除劳动合约,同时拥有了自由选择离职的权利。 而此处期限中的“三天”,实际上就是包括了雇员申请辞职的那一天在内的连续三天时间。 也就是说,本中提到的合法离职和离职日期,都是自雇员提出辞职的那天起算,经过连续三天之后才生效,也才允许其自主决定离任。
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但不是必须的,只要提前告知并办理好工作交接可以离职,不需要承担其他责任。企业与员工没有签订合同的话,企业与员工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意味着企业可以随时辞退员工,员工也可以随时提出辞职的。另外单位不与劳动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