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批捕权的适用条件: 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采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这些办法根本就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必要对其进行逮捕的。必须要同时满足这些条件,检察机关才能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否则批捕权就会滥用。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
检察机关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重要意义是可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维护辩护人行使辩护权,提高公诉水平,推进公正执法,维护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检察机关对于刑事案是可以抗诉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
检察机关国家赔偿文书写作的要求如下: 1、要注意遵循一定的格式、主旨鲜明、阐述精当; 2、注意列举事实证据确凿; 3、要抓住关键情节详细叙述、因果关系交代清楚;等等。 【法律依据】 《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有本法规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情形,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本法规定的赔偿
根据《监察法》的相关规定,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法律依据】 《监察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 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
省级检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 【法律依据】 《监察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 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
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的处理: (1)审查批捕的决定者是检察长或监察委员会。一般情况下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则要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2)作出审查批捕决定的时间是7天到20天。 (3)审查批捕决定的内容只能是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不能是其他决定(如补充侦查决定)。对于不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 (4)审查批
检察机关司法鉴定效力优先的结论有: 1、合法来源的鉴定结论效力优先; 2、符合规格的鉴定结论效力优先; 3、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效力优先; 4、本部门委托鉴定的鉴定结论效力优先; 5、距案发时间近的鉴定结论效力优先; 6、对实物的鉴定结论效力优先; 7、资质高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出据的鉴定结论效力优先; 8、重新鉴定的鉴定结论效力优先。 【
检察机关做好职务犯罪侦查工作要提高认识,强化依法执法观念;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升规范执法的水平;正确认识和处理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与律师辩护权行使之间的关系; 改变传统侦查模式,加大初查力度;加强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与审查批捕部门、公诉部门的联系沟通,主动听取这两个部门的意见,必要时邀请侦监、公诉部门共同审查,减少证据瑕疵,坚决杜绝非法证据。 【法律依据】根据《刑法》第383条,对犯贪
检察机关传唤时间限制是一般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刑事传唤的对象是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传唤后必须使用讯问笔录、而不能使用询问笔录。 【法律依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对于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或者到他的住处进行讯问,但是应当出示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传唤、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十二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