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养老金的差别。 提前办理退休一般都是相差五年左右的缴费年限,按照正常的养老金计算办法,每缴费一年的养老金至少减少100元左右,缴费基数越高差距越大。这种差距主要是基础养老金部分每减少一年缴费年限,就会减少计发基数的1%,五年就会减少5%;如果再加上个人账户的减少,就要减少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五年以后由于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每年都会提高,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也会更高。 二是要减少五年的工资收入。 提前办理退休虽然要提前五年领取养老金,但也要少交五年的养老保险,同时还会参加四年的养老金调整。但正常办理退休,要多领五年的在岗工资,在岗工资和养老金相比,这本身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除了工资、绩效奖金,还要减少住房公积金的收入,企业年金的个人账户收入等,而这些收入是养老金无法比拟的。 三是今后的养老金调整会吃亏。 在每年的养老金调整中,除了定额调整部分以外,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挂钩调整。挂钩调整基本上都是采取双挂钩的方式,既要与本人的养老金进行挂钩,也要与本人的缴费年限挂钩。提前五年办理退休,少了五年的缴费年限,每月减少养老金,不管是与养老金挂钩还是与缴费年限挂钩,自己都与正常办理退休的人会有巨大的差异。 四是死亡待遇也会吃亏。 目前对于死亡待遇的抚恤金标准也是按照缴费年限来计算的,缴费年限越长的人,今后死亡以后家属领取的死亡待遇标准就会越高。
正常退休算离职。 定义上的区别离职:公私机关的工作人员因退休、辞职、停职、免职、死亡等原因,脱离其所担任的职位。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 退休需满足的条件:(1)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正常退休公司没有补偿。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退休,并且依法享受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那么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员工已经到退休年龄,但是没有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的,公司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后,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须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就算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但是之后也不代表就一定可以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此时若是退休但是没有依法享受养老保险的,这样的情况下终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也就需要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了。不过,就一般情况而言,因为劳动者退休导致劳动合同的终止,其实单位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给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