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书或者承诺书自愿签订的,而且符合条件的,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具有法律效力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是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反映。承诺书的内容应当是当事人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不能被强迫或威胁或利诱、欺骗等。 2、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承诺书的内容必须合乎法律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否则可能导致承诺书无效。 3、没有侵犯他人利益。承诺人只能基于自己有权处分的物进行处分,而不能因此侵犯到了他人的合法利益。
保证人和担保人的区别主要在于提供的担保财产不一样。保证人一般是提供资金,担保人可以提供资金担保也可以提供实物,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而担保有一定的不同,具体而言即担保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以某财产作为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中优先受偿的行为。
保证人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人的代为清偿能力。保证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保证,目的在于保证债权能够得到实现,或者说债务能够得到清偿,因此,具有代为清偿能力是保证人的基本条件。 2.提供保证的合格主体。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凡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都可以作为保证人。 3.禁止提供保证的主体。下列主体不得作为保证人: (1)未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机关。 (2)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3)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
在对保证期间无约定的情况下,保证期间为6个月。2、若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间的,视为没有约定,这种情况保证期间是6个月。3、 若约定保证期间至本息还清为止,也视为约定不明,但这种情况的保证期间为3年。保证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某一特定物的占有,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关于快递保价的法律规定如下: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1.邮政企业对给据邮件(注:根据《邮政法》给出的定义,给据邮件是指邮政企业在收寄时向寄件人出具收据,投递时由收件人签收的邮件)的损失依照下列规定赔偿:(一)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或者全部损毁的,按照保价额赔偿;部分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保价额与邮件全部价值的比例对邮件的实际损失予以赔偿。(二)未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赔偿额不超过所收取资费的三倍;挂号信件丢失、损毁的,按照所收取资费的三倍予以赔偿。2.邮政企业应当在营业场所的告示中和提供给用户的给据邮件单据上,以足以引起用户注意的方式载明1所述规定。3.邮政企业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给据邮件损失,或者未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无权援用1所述规定限制赔偿责任。 同时,因不可抗力造成的给据邮件损失,邮政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保价的给据邮件的损失除外。
诉讼保全费是指你作为原告起诉别人侵权时,为保证胜诉后可以顺利执行到对方的财产,向法院提交财产保全申请时需要缴纳的费用,大约是诉讼标的的4%左右,有具体的计算公式。诉讼保全费与诉讼费即案件受理费的目的和用途是不同的。只有缴纳了诉讼保全费,法院才去进行查封、扣押等保全行为的,并不代表一定能保全到对方的财产。诉讼保全费由你先行垫付给法院,胜诉后对方再赔偿给你。
包裹正在等待揽收退款是可以的。待揽收的状态说明快递还没有收件,也就是没有发出,货还在商家那里。如果有快递单号之后24小时内没有揽收的物流的,可以退款。但也有可能是商家上传错了快递单号,建议退款之前问问商家快递单号对不对,如果单号错误的,让商家给正确单号,如果单号正确的,没有发货让商家给你退款就行了。
民事诉讼的时效一般不超过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如果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关系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两大类。人身关系包括人格权法律关系和身份权法律关系;财产法律关系包括:物权、债权关系。物权又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债权包括合同之债、侵权之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等等。常见的合同关系、亲子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民事法律关系,受到民法调整。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民法和刑法都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之内的一部分,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民法和刑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对象的不同: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财产和人身关系,刑法调整的是犯罪行为; 2、任务的不同:民法的任务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刑法的任务是为了维护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安全; 3、违法责任的不同: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刑事责任主要是限制人身自由; 4、适用法律的不同:民法主要适用民事法律规范,刑法适用刑事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