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的调整对象是指,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另外,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成文法,是用以规范民事平等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法典,而民法独立的法律部门,是所有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的范围包括了民法典在内
《民法》中的意思表示从生效时间看分为:1、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2、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表示完成时生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3、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意思表示的形式,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沉默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
抗辩权和请求权之间的关系是,请求权是矛,如债权是债权人对债务人形式的一种请求权,而抗辩权是盾,债务人可以就债权人的请求权进行抗辩的权利;抗辩权的行使以请求权为前提,没有请求权就没有抗辩权。形成权指权利人通过其单方的行为就可以使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形成权的主要作用是使权利人可以以其单方意思表示(构成单方法律行为),就可以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基于意思自治原则,本来一种法律关系的变动需要该关系所涉及之各方当事人的共同同意才能发生,但是若一方当事人享有形成权,那么仅凭其一方的意思表示该种法律关系就会发生变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第三条规定: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民法和刑法都属于我国法律体系之内的一部分,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民法和刑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对象的不同: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财产和人身关系,刑法调整的是犯罪行为; 2、任务的不同:民法的任务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刑法的任务是为了维护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安全; 3、违法责任的不同: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刑事责任主要是限制人身自由; 4、适用法律的不同:民法主要适用民事法律规范,刑法适用刑事法律规范。
民法七大基本原则如下:1、民事主体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平等地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益,承担民事义务。 2、自愿原则。公民参与民事活动,在意志方面是自由的,不受到支配。 3、公平原则。双方当事人的确立的权利义务应该是合理公平。 4、诚实信用原则,守信,是立人之本,也是民事活动要遵循的黄金法则。 5、公序良俗原则。从事民事活动要遵守善良风俗,公共秩序,要遵守普遍的社会习惯。 6、绿色节约原则。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共识,也是国家的政策,民事活动更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提倡浪费,破坏环境。 7、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要正当行使权利,不能滥用权力。
现民法通则已废弃,根据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为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某日以后一般不包含当日。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 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超过”、“以外”,不包括本数。 按照年、月、日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日不计入,自下一日开始计算。 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自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时间开始计算。 另外,按照年、月计算期间的,到期月的对应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没有对应日的,月末日为期间的最后一日。
1天以上包含一天。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超过”、“以外”,不包括本数。 另外,对于期间的计算规定为:按照年、月、日计算期间的,开始的当日不计入,自下一日开始计算。 按照小时计算期间的,自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时间开始计算。
离婚不离家指离婚后还住在家中,在一起住或者虽然不住在一起但是女方还是住在男方的房子里,也没有财产分割。无夫妻名义,但是还是有实的一种关系。还以夫妻名义相处。 在我国,协议离婚的效力发生于婚姻登记机关向当事人颁发《离婚证》之日。离婚最直接的法律后果是夫妻身份关系的消灭,夫妻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原则上皆不复存在,这种效力主要有: (1)双方的再婚权; (2)同居和忠实义务取消; (3)财产上夫妻间的扶养义务终止; (4)法定继承人的资格消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