殴打未成年儿童要负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成年人殴打未成年人,可予以治安处罚,如果造成轻伤害以上的涉嫌伤害罪,要承担刑事责任。量刑标准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节审理确定 。造成人身损害的,应该按照民法典规定的赔偿项目给与民事赔偿。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同时《民法典》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如果是造谣污蔑、侵害个人隐私、煽动性言论的话,是要承担法律后果的。违反治安的受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受刑事处罚;给别人造成损害的还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是说自己不同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学术讨论,是不用负法律责任的。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紧急联系人跟担保人不一样,在办理信用卡一般不需要有担保人,并不会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包括在持卡人信用卡逾期,甚至是失联的时候,银行只是会联系紧急联系人,甚至都不会联系。因为办理信用卡是卡主与银行间的合约,合同只对当事人双方有效,有些紧急联系人的电话本身就是不真实的,或者是已经更换了联系方式。 如果申请人逾期还款无法联系到,紧急联系人不需要为申请人逾期还款承担责任。如不涉及担保,紧急联系人也不需要承担其他责任。
我们知道,女方在怀孕期间,男方是不能随便提出离婚的。那么,如果有一方在怀孕期间出轨,无过错一方是可以提出离婚的。所谓出轨,就是指对婚姻不忠的行为。 一般来说,婚内出轨行为是不触犯法律的,属于道德方面的范畴,但如果出轨方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则涉嫌构成重婚罪,会面临刑事处罚。 如果出现一方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严重出轨行为,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过错方进行赔偿。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时候,可以要求过错方少分财产。
学校教育活动是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侵权导致的民事法律责任,这种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主要根据《民法总则》中规定的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四项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过错作为判断行为人对其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由此可知这一原则采取的举证方法是“谁主张谁举证”,也就是如果学生或家长要告学校或老师,就得拿出证据。 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财产损害、人身损害等一般侵权行为。 2.过错推定原则 过错推定责任,是指一旦行为人的行为致人损害就推定其主观上有过错,除非行为人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应承担民事责任。 那在校园伤害事故中,如果家长能证明伤害是由学校导致的,但是学校不能证明伤害不是自己的导致的,就假定伤害就是学校导致的,由学校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这个原则主要用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的伤害事故,也就是10岁以下的未成年学生。是作为过错责任原则的补充。 3.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情况下,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行为人,不论其有无过错,都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4.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是指损害双方的当事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都没有过错,但如果受害人的损失得不到补偿又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和公平的观念,要求当事人分担损害后果
(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什么)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确认和承担法律责任时,必须依照的标准和准则。学校教育活动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侵权导致的民事法律责任,这种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主要是根据《民法典》中规定的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三项原则。 (三种归责原则)1、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过错推定原则。过错推定原则是指一旦行为人的行为致人损害,就推定其主观上有过错,除非行为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应承担民事责任。 3、无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一般的辱骂行为法律实践中不会追究,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可能构成侮辱罪。达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构成民法上的侵权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故本案中是否构成犯罪要看具体情节和造成的影响,涉嫌构成侮辱、诽谤罪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追究其刑事责任。
公司注销了一般也没有法律责任了。公司注销,其民事主体资格即消灭,正常情况下,本不存在也无法追究其民事责任。 如果存在其他当事人如股东、董事、监事、经理等应对诊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情形,则可以以其他当事人为被告,将直接对其追究相应的民事责任。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殴打未成年儿童要负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成年人殴打未成年人,可予以治安处罚,如果造成轻伤害以上的涉嫌伤害罪,要承担刑事责任。量刑标准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节审理确定 。造成人身损害的,应该按照民法典规定的赔偿项目给与民事赔偿。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同时《民法典》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如果是造谣污蔑、侵害个人隐私、煽动性言论的话,是要承担法律后果的。违反治安的受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受刑事处罚;给别人造成损害的还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是说自己不同的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学术讨论,是不用负法律责任的。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