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以后不可以撤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二条: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第一百四十五条;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第一百四十七条: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入笔录,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法庭笔录应当当庭宣读,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者在五日内阅读。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对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
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贷款买的房,婚后用共同财产还贷,房子登记于该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房子归产权登记一方,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可以。 离婚协议签订后,对双方当事人而言,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在双方未拿到离婚证之前,一切都存在变数。有的当事人签订完离婚协议后,感觉到自己行为过于草率,不应盲目离婚。有的当事人认为自己在财产方面吃了大亏,不愿再继续履行已经签订的协议。有的当事人感觉到孩子归对方抚养不符合自己的意愿或者探视权的约定对自己不利,从而想推翻原协议。
一般来说离婚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以选择: (一)协议离婚,夫妻双方如果能够对离婚达成共识,并对共同财产的分割、孩子抚养、孩子抚养费、夫妻共同债务的分担等问题能够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采用协议离婚,只要向婚姻登记机关出具有关证件和离婚协议书,婚姻登记机关会对离婚登记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若查明情况属实,并已对子女、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的,当场就会发放离婚证。 协议离婚的过程要更加快捷。 但是一般由于离婚涉及的问题较多,所以一般很难达成一致意见。 (二)诉讼离婚,如果夫妻一方不同意离婚或者双方对于离婚、财产分割、孩子抚养、共同债务的分担等问题达不成一致的,则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 诉讼离婚一般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或者在被告居住地超过一年的法院起诉。 诉讼离婚的时间要比协议离婚长得多,一审一般审理期间为3至6个月,二审一般为3个月。
不会。需要协议离婚或者是诉讼离婚。离婚可以选择以下一种方式: 1、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 2、一方不同意离婚或签了离婚协议后反悔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诉讼离婚。
不必须到户口所在地办离婚,可以在异地的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当事人可以在一方当事人离开户籍所在地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经常居住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其中协议离婚国家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费,因此协议离婚不需要花费工本费。而诉讼离婚是需要缴纳诉讼费的,各地的诉讼费缴纳情况均有不同,需要具体咨询当地法院。
在法院立案,一般是被告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立案。 实践中,男女双方无法协议离婚的,应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判决离婚的标准是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如达到这一标准的,应会判离。
丈夫赌博欠下巨款,赶快离婚。
看具体情况定。法律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规定,只是规定法院立案之后五日内送达起诉状副本给被告,现实生活中一般情况下在10天到一个月内就可以收到传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