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以。动迁需要通知全部继承人,如果继承人不是一个,协议须所有继承人签字才有效,一个人不代表其他人。 建议与其他继承人协商达成一致共同签定。 继承相关手续如下: 1、先所有有继承权的人,夫妻双方,持身份证、结婚证原件,及死亡证、房产证原件等,一起到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 2、所有人带上面所有资料及公证到房管局办理继承过户。 具体手续按当地房管局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法律上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包含了其配偶、子女以及父母这三大类。 关于遗产的最后分配问题,基本原则便是要求平均分配给每一个继承人,然而在此基础之上,也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况,使得遗产分配并不需要完全遵循均等原则。
通常而言,儿媳妇并不属于第一顺位继承人之列。
只有法定或者指定继承人可以分遗产。继承开始后,需要确定可以继承割产的遗产范围,然后还需要确定各继承人的遗产分割,然后才能实际分割遗产。一般继承人是平等分割遗产的。
遗嘱指定继承人效力是指定的继承人可以按照遗嘱在继承开始后继承遗嘱人的遗产。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可以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对长辈财产有继承权的主体主要包括法定继承人、遗嘱指定的继承人以及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法定继承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遗产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情况下,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遗嘱指定的继承人:如果长辈留有遗嘱,并且遗嘱中明确指定了继承人,那么遗嘱指定的继承人将按照遗嘱的内容继承长辈的财产。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在某些情况下,长辈可能会与他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约定由某人承担其生养死葬的义务,并享有继承其遗产的权利。这种情况下,遗赠扶养协议指定的继承人将按照协议的内容继承长辈的财产。在法定继承中,子女的继承权是平等的,无论性别、婚姻状况或是否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同时,如果继承人中有生活特殊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的情况,分配遗产时应给予适当照顾。而如果继承人未尽到扶养义务或虐待被继承人,其继承权可能会受到剥夺或限制。
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遵循均等分配的基本原则,并在特殊情况下根据法律规定和当事人协商结果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应选择合适的分割方式进行遗产分配。
女婿一般无权直接继承女方父母的遗产,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继承。 在一般的法律实践中,女婿无权直接继承岳父岳母的遗产权益。但在以下特定的情境之下,女婿有权取得遗产的继承权: 岳父母留有遗嘱:如果岳父母亲自写下遗嘱,明确表示将部分财产指定由女婿来继承,那么女婿有权根据遗嘱继承相应的遗产。 女婿尽主要赡养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如果女婿与岳父母一起生活并对岳父母尽了较多的赡养义务,或者在女方去世后,女婿尚能承担对岳父母的主要赡养义务,那么女婿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岳父母的遗产。这是基于权利义务相一致的继承原则,女婿因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而获得了继承权。
继承人可以放弃继承权,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进行,并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在作出决定前,建议继承人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以作出明智的选择。
农村遗产拆迁遗漏继承人,当事人应提起行政诉讼,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