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公证财产分割的规定是按照公证的财产分割遗嘱来进行分配,老年人尚在世的时候,其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形下,其对于其个人财产享有排他性的处置权,任何子女无权干涉。老年人在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形下,有权将自己的财产赠与给任何人,包括赠与给法定继承权人之外的陌生人。也可以捐赠给国家子女无权干涉。 【法律依据】 《继承法》第5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
70岁的老人死后土地使用证一般是可以过户给老婆的。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不需要。并且遗嘱不是必须公证。《继承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捐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首先,需要满足遗嘱的有效要件,遗嘱人须有遗嘱能力、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遗嘱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须为遗嘱人的个人财产、遗嘱须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德。 其次,《继承法》第17条第4款明确规定,以录音形式设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 见证的方法可以采取书面或录音的形式,录音遗嘱制作完毕后,应当场将录音遗
不赡养老人的法律后果轻者给予治安处罚,重者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根据《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七十五条,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虐待老年人或者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由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教育; 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遗弃老人构成犯罪的条件: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遗弃,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法律依据】 《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或者对老年人负有赡养遗弃罪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只要交通事故影响到了老人的正常收入,就可以计算误工费。《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受害
老人如果还在世老人的财产子女是不能直接进行分配的。老人去世后财产分配首先要按老人遗嘱来分配,不管公平与否,如果没立遗嘱,按法律规定的法定继承顺序进行遗产分配。 【法律依据】 《继承法》第10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在我国老人如果有证据证明自己有收入的,可以主张一定的误工费人身损害赔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
负有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 《刑法》二百六十一条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