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确诊的员工以及在观察期和隔离期的员工考勤方法为: 1、对已确诊的员工,在患病期间,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内企业支付的病假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用人单位不得立即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2、对于观察期、隔离期的员工应按“出勤”执行。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
对于已确诊的员工以及在观察期和隔离期的员工考勤方法为: 1、对已确诊的员工,在患病期间,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内企业支付的病假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用人单位不得立即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2、对于观察期、隔离期的员工应按“出勤”执行。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
对于已确诊的员工以及在观察期和隔离期的员工考勤方法为: 1、对已确诊的员工,在患病期间,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内企业支付的病假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用人单位不得立即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2、对于观察期、隔离期的员工应按“出勤”执行。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
对于已确诊的员工以及在观察期和隔离期的员工考勤方法为: 1、对已确诊的员工,在患病期间,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内企业支付的病假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用人单位不得立即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2、对于观察期、隔离期的员工应按“出勤”执行。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
对于已确诊的员工以及在观察期和隔离期的员工考勤方法为: 1、对已确诊的员工,在患病期间,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内企业支付的病假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用人单位不得立即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2、对于观察期、隔离期的员工应按“出勤”执行。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
在相关案件中,是可以作为证据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公司没提供考勤表,劳动者的加班费以基本工资核算,工作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150%×加班天数;休息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200%×加班天数;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
劳动争议一般是45个工作日。自劳动争议仲裁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违法,诈骗数额较大的,则构成诈骗罪。 1、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构成该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诈骗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基本上每个用人单位都会进行考勤的,劳动者如果有事不能上班的,应该提前请假,劳动者考勤与工资是挂钩的,劳动者利用虚假考勤套取工资是属于诈骗的行为,侵害公司的利益,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退还骗取的工资,并且可扣除不超过当月工资的20%进行赔偿。根据相关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