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监察法》的规定,涉嫌职务犯罪的当事人如果主动认罪认罚,并且自动投案,真诚悔罪悔过,或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如实供述监察机关还未掌握的违法犯罪行为,或积极退赃,减少损失,或有重大立功表现,则在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的情况下,可以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职务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将罚款送人的,一律由办案机关负责追缴,追缴后上缴国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四条 【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对于职务犯罪的嫌疑人,如果不需要逮捕的,可以采取其他强制措施,如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等。
职务犯罪能否适用假释要看是不是满足假释的条件,满足就可以假释。 假释要满足以下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或者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3年以上,才可以适用假释。适用假释也有例外情况,指的是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患有严重疾病或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民办非企业的员工如果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法利益,给本单位财产造成损害的,将构成职务侵占罪,属于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后积极退还涉案金的行为可以作为酌定从轻量刑情节,具体怎么判还需根据涉案金额及情节进行判定。
公安民警职务犯罪是警察权力在行使运作过程中发生了异化,常见的公安民警职务犯罪类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刑讯逼供犯罪、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玩忽职守犯罪、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违反枪支使用管理规定,持枪暴力犯罪。
职务犯罪案件一般由检察院负责侦查收集证据,检察院可以通过讯问嫌疑人、进行调查、技术鉴定等方式收集证据。
职务犯罪案件由检察院直接侦查的,嫌疑人符合逮捕条件的,可以进行审查,负责捕诉的部门应当在收到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后七日以内,报请检察长决定是否逮捕。
对职务犯罪的赃款进行追缴后,如果不能全部追缴的,不影响案件量刑,依据具体犯罪情节对犯罪分子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