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是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 行政拘留,是将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高期限由30日减少为20日。 【法律依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二次酒驾会被行政拘留的。根据法律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为饮酒后驾车。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
行政拘留不宜羁押的情形有: 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2、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未成年人; 3、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4、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 【法律依据】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九条,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处罚; 不满14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免予处罚,但是可以予以训诫,并责
一般的行政拘留不会留案底,案底是针对刑事处罚而言的,但是,作出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 公安机关会制作形成治安拘留档案,保留在原办案单位,且永久存档。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行政拘留是一种重要的也是常见的行政处罚的种类。 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行政拘留一般不超过20天,行政拘留最长十五日,合并处罚最长不超过二十日;刑事拘留最长三十七日。 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20日。
对公安机关行政拘留、罚款决定不服的,当事人应当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程序提出诉求、维护权益。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二条,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拘留是不可以保释的。保释,在中国叫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67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
行政拘留适用对象是自然人,行政拘留是一种严厉的行政处罚形式,只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才享有拘留裁决权,期限限制在1日以上15日以内。 担任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犯罪嫌疑人因现行犯被拘留的,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向该代表所属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 【法律依据】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行政机关作出拘留决定应将拘留决定书送达当事人而未送达的,视为当事人不知道该具
行政拘留解除劳动合同不可以,单位以员工被行政拘留为由,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是不可取的。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被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法院判处刑罚的,包括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及缓刑、无期徒刑、死刑。 【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公民被行政拘留的时间最长不超过20日。 【法律依据】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