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遭遇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一、投诉文书应当载明的事项;二、举报人实名举报、留有确切地址或电话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应当为其保密。
用人单位不服部分裁决的处理:不得单独就部分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但可以向原仲裁委员会申请复议一次。法律上规定,当事人不服终结裁决,可按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七日内做出决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十八条规定,仲裁裁决书未载明该裁决为终局裁决或者非终局裁决,用人单位不服该仲裁裁决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经审查认为该仲裁裁决为非终局裁决的,基层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二)经审查认为该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的,基层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包活没签合同不给钱可以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劳动仲裁申请条件如下:1、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及劳动者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奖金、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包括因执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发生的争议;
购销合同纠纷可以先行私下协商要求对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承担违约责任,协商不成时可以根据当事人之间的购销合同交由指定机构进行仲裁,仲裁仍未解决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合同纠纷本质属于民事纠纷的一种,其处理方式主要有:1、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的方式解决纠纷;2、通过社区、单位、或者某些机构进行调解来解决纠纷;3、合同中有仲裁协议的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纠纷;4、通过起诉的方式让人民法院介入的方式来解决纠纷。根据《民法典》第十条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小学生在学校意外死亡由学校承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员工喝药死在了公司,自杀的不属于工伤,公司应当尽快通知公安机关和职工亲属,封锁现场,还有抢救可能的送往医疗机构治疗。虽然公司不需要承担相关责任,不过现实生活中部分公司还是会出于人道主义给予职工遗属相关补助。
遇到碰瓷的,可以保存好相关证据材料向公安机关报警。碰瓷行为属于敲诈勒索的行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单位外包的雇佣发生工伤的,是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的,由工伤保险对人身损害进行赔偿。 工伤认定决定书下来后怎么处理: 1、如受伤被认定为因工受伤,拿到有劳动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你们当地标准发放; 2、等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向用人单位索要伤残赔偿; 3、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上述的义务,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直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申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具体如下: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2、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双方当事人自主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3、仲裁解决;纠纷当事人根据纠纷前或者后达成的仲裁协议或合同中仲裁条款向仲裁机构提出申请,由仲裁机构依法审理,作出裁决,并通过当事人对裁决的自觉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使纠纷得以解决。4、诉讼解决。通过打官司解决,它指纠纷当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审理,作出判决或裁定,通过当事人对生效裁判的自觉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而解决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