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时的赔偿标准如下: 1、如果是劳动者自行解除劳动关系的话,没有经济补偿和赔偿金。 2、如果用人单位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赔偿金,每满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3、如果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或者无过失性辞退的话,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另外,无过失性辞退,还要提前一个月通知,或者多支付一个月工资。
十年以上工龄解除劳动应当是按照本人20个月的工资来发放的,如果是属于违法辞退的情况之下,就是需要支付20个月本人工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满十年应付十个月工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应发工资计算。如果单位违法辞退,需要按上面的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劳动法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标准主要分为两类:合法解除的经济补偿(N倍月工资)与违法解除的双倍赔偿(2N倍月工资),具体需结合解除原因、工作年限及工资水平综合计算。 一、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N倍月工资) 1. 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常见情形 协商解除:用人单位提出解除且双方协商一致; 劳动者主动解除:因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如未足额支付工资、未缴社保、未提供劳动条件等); 无过错解除: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需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 经济性裁员:企业破产重整、经营困难等依法裁员; 合同到期终止:用人单位不续签或降低条件导致劳动者不续签。
十年以上工龄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需分情况处理: 合法解除的,支付经济补偿(10个月工资); 违法解除的,支付双倍赔偿金(20个月工资); 员工可主张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主张优先留用权。 二、具体赔偿规则 (一)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协商一致、客观情况变化等),需按以下标准支付经济补偿: 计算规则 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10年以上工龄最低支付10个月工资; 月工资=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例外: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按3倍标准支付,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常见情形 协商一致解除(员工同意); 劳动合同到期终止且用人单位不续签; 企业因破产、技术革新等客观原因裁员。 (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无合法理由单方解除合同(如未协商、无法定依据),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 赔偿标准:20个月工资(10年工龄×2倍);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