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劳动法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标准是什么

劳动工伤 2025-04-07 15:49 标签: 劳动法 解除劳动 补偿标准

劳动法规定的解除劳动合同补偿标准主要分为两类:合法解除的经济补偿(N倍月工资)违法解除的双倍赔偿(2N倍月工资),具体需结合解除原因、工作年限及工资水平综合计算。

一、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N倍月工资)1. 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常见情形

协商解除:用人单位提出解除且双方协商一致;

劳动者主动解除:因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如未足额支付工资、未缴社保、未提供劳动条件等);

无过错解除: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需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

经济性裁员:企业破产重整、经营困难等依法裁员;

合同到期终止:用人单位不续签或降低条件导致劳动者不续签。

2. 经济补偿计算规则

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月工资标准:解除前12个月平均工资(含奖金、津贴等);

封顶限制:若月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按3倍标准支付,且补偿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示例

工作5年8个月,月工资1万元(未超3倍封顶),补偿为6个月工资(6万元);

月工资5万元(当地平均工资1.5万元),补偿按4.5万元/月 × 12年封顶。

二、需支付双倍赔偿的情形(2N倍月工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常见情形:无理由辞退、辞退孕期/产期/医疗期职工、未按法定程序解除等;

赔偿标准:按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支付(即2N倍月工资)。

示例

违法解除工作3年的员工,赔偿为3×2=6个月工资。

三、特殊规则与注意事项1. 代通知金

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无过错解除)解除合同且未提前30天通知的,需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2. 争议处理

协商优先:离职时与单位核对补偿金额;

法律救济: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时效为解除之日起1年);

证据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解除通知书等是关键证据。

3. 与其他补偿的区分

经济补偿金未休年假补偿加班费等独立计算,需分别主张;

赔偿金(2N)仅适用于违法解除,与经济补偿(N)不可叠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龚德友律师

龚德友律师

湖南南琴律师事务所

刑事辩护 合同纠纷 房产纠纷 婚姻家庭 法律顾问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