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两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其试用期最多不得超过二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有关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是: (1)试用期一至六个月,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确定; (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3)不满三个月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4)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
劳动合同试用期的基本规定有: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1、如果是员工不符录用条件的不用赔偿,一般员工在公司工作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的工资;半年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半年的,补偿半个月的工资。经济补偿最长不超过12个月。 2、如果公司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
试用期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即使处于试用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也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因此必须签订劳动合同。
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试用期工资标准及结算方式,应依约定执行。 一般来说,用人单位会按照劳动者实际工作的天数来支付工资。计算方式通常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一般为21.75天)×实际出勤天数。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全部工资,还可能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通常是半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金。
疫情期间试用期被开除,如果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那么开除行为是犯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经济补偿金额如下: 1、劳动者如果在试用期内被无过错性辞退的,有补偿,补偿标准是由单位支付给劳动者半个月的工资; 2、如果是被过错性辞退的,则没有补偿,但是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其结清工资; 3、如果是被违法辞退的,则有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试用期不给工资需要的证据有: 1、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2、能证明拖欠工资的证据。具体包括工作证或工作牌、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等。
1、试用期没到可以辞职。 2、如果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如果劳动者没有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也是可能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如果在劳动合同的履行期间用人单位做出了违约或者是其他的违法行为后,劳动者也是可以随时提出辞职申请并不需要支付任何的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