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骨折误工费赔偿的时间一般根据受害人的伤情和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来确定,可能从几个月到十几个月不等。具体来说,如果受害人的误工时间不是持续性的,那么误工费的赔偿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来确定。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导致持续误工,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工伤的费用与工资全额由工伤保险基金与用人单位承担,不存在误工费的问题。如果在救治伤情中产生的护理费也会由企业承担护理费的。 在医疗期间享受如下待遇: 1、工伤职工符合规定治疗工伤或职业病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等医疗费用全额报销。 2、工伤职工需要住院治疗的,由单位按照省内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三分之二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批准转外地治疗的,所需交通住宿费用由单位按照职工因工出差标准报销。 3、工伤职工在医疗期内停发工资,改为由单位按月发给工伤津贴,标准相当于工伤职工受伤前的本人工资。
工伤的费用与工资全额由工伤保险基金与用人单位承担,不存在误工费的问题。如果在救治伤情中产生的护理费也会由企业承担护理费的。 在医疗期间享受如下待遇: 1、工伤职工符合规定治疗工伤或职业病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等医疗费用全额报销。 2、工伤职工需要住院治疗的,由单位按照省内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三分之二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批准转外地治疗的,所需交通住宿费用由单位按照职工因工出差标准报销。 3、工伤职工在医疗期内停发工资,改为由单位按月发给工伤津贴,标准相当于工伤职工受伤前的本人工资。
1、停工工资:本人工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个月。 2、交通费: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3、医疗费: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工伤骨折伤残等级较低的,一般赔7个月或者9个月的本人工资。工伤骨折按照伤残等级赔几个月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至十级分别为:27个月的、25个月的、23个月的、21个月的、18个月的、16个月的、13个月的、11个月的、9个月的、7个月的本人工资。
1、交通事故误工费赔偿标准应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2、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3、其中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答案是肯定不能够再次要求赔偿的,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误工费的问题都是一次性解决,不行因为此次事故再次要求加害人承担第二次的责任。赔偿的机制就是一次性的并且固定的协商赔偿。 残疾赔偿金与二次手术期间的误工损失不能等同。残疾赔偿金赔偿的是受害人客观上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损失。而二次住院期间的误工损失是受害人在有劳动能力或存在部分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因需住院治疗而无法劳动造成的损失。二者的赔偿内容不同,不能用残疾赔偿金来替代二次住院期间的误工损失。
因为工伤赔偿出现的纠纷应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车祸事故误工费可以赔偿。是否有误工费的前提是受害人是否具有劳动能力、是否因伤导致收入减损。如果有事实证明受害人在受害前具有劳动能力,且因遭受人身损害而不能从事原有的工作或劳动,确因误工而遭受了收入的丧失或减少的,均可以主张误工费。
被追尾了,对方不赔偿误工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据交警认定的责任划分,要求对方赔偿相应的损失。 误工费是指受害人因交通事故无法进行劳动获得收入的费用,根据劳动者的实际误工时间和劳动收入来计算,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