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若没有经过协商一致而单方调岗,职工有权拒绝。劳动合同应当按原约定继续履行。 在劳动合同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调整岗位作为合同变更的重要内容,须满足两个基本前提: 1、双方协商一致。 2、采取书面形式。 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不满足以上条件,职工是有权拒绝调岗降薪处理的。
如果员工不同意调岗,用人单位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沟通协商: 首先,用人单位应当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解释调岗的原因和公司的考虑。 了解员工不同意调岗的具体原因,是否因为个人职业规划、家庭原因或其他合理诉求。 合同条款: 检查劳动合同中关于调岗的条款,看是否有相关规定。 如果合同中有调岗条款,需确保用人单位的行为不违反合同约定。 合法性检查: 确认调岗是否符合劳动法的规定,是否有合法的依据。 调岗是否会导致员工的工作条件显著恶化,是否会影响员工的工资待遇。
怀孕期间经协商同意的,可以调岗,但不能降薪。 用人单位可以调整怀孕女职工的工作岗位,但必须是基于保护女职工的原则,在减轻劳动量、改善相应的工作条件的基础上为其调整岗位且不能降薪。 用人单位安排其他劳动,非孕妇意愿不能强行调岗。
员工不能胜任工作时,用人单位可以对其进行调岗,并且可以根据岗位的工资标准进行适当降薪。 如果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怀孕期间被调岗降薪,女职工可就调岗降薪事宜与公司协商,协商不成可提起劳动仲裁。 女职工孕期,享有不被降低工资的权利。 即使用人单位为了照顾女职工,减轻其劳动量或者安排女职工到其他能够适应的工作岗位,其工资待遇也不应该被降低。
首先,应保证对员工岗位调整属于合规合法的,岗位调整属于劳动合同中重大调整,应该慎重处理。 在合规合法情况下,公司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工作能力调整岗位。 如果员工有异议,应由双方为此发生争议的,应由公司拿出证据证明调整岗位具有充分理由。
不同意调岗,与公司产生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维权: 1、当事人可以先与公司进行协商,能够争取不调岗。 2、公司一方强制调岗或者改变当事人薪酬的,当事人可以向当地的劳动局进行投诉。 3、当事人还可以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最后当事人对仲裁处理不服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维护合法权益。
员工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申请仲裁需员工携带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以及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等材料。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调岗不同意公司又不辞退的,一般就在原岗位继续工作,如果公司辞退劳动者需要支付经济赔偿。调岗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用人单位必须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岗位,原则上是无效的。
我国《劳动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